当前位置:首页  -  政民互动  -  在线访谈  -  往期回顾

统筹推进库布其治理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访杭锦旗林业和草原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梁长雄

  主持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防沙治沙,光有信心有决心,不怕苦不怕累还不行,政府、企业、农牧民和社会人士多方合力的同时,还要遵循自然规律,科学防治。杭锦旗历届党委和政府对生态建设高度重视,把生态建设作为立旗之本和全旗最大的基本建设,带领全旗各族人民一直进行植树造林等全民性的防沙治沙运动。从毛乌素沙地的治理到干旱硬梁区、荒漠化区、丘陵沟壑区到库布其沙漠的治理,都倾注了杭锦旗十几万人的共同心血和汗水。伴随着国家重点工程的相继实施,禁牧休牧政策和生态移民工程的贯彻落实,我旗的生态环境有了明显的好转。今天我们节目邀请到的是杭锦旗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梁长雄,就统筹推进库布齐治理工作做一个解读,梁局长,您好,欢迎做客杭锦旗人民政府网站在线访谈。

  梁长雄: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大家好。很高兴能通过杭锦旗人民政府网站这个平台与大家共同探讨库布其治理工作,也希望借助这个平台,给大家介绍库布其治理工作的重要意义。

  主持人:谈到库布其沙漠,大家了解的还是比较片面的,请您给我们介绍一下库布其沙漠的一些基本情况。

  梁长雄:库布其沙漠,是中国第七大沙漠,在河套平原黄河"几"字弯里的黄河南岸(有的人称河套沙漠),往北是阴山西段狼山地区。"库布其"为蒙古语,意思是弓上的弦,因为它处在黄河下像一根挂在黄河上的弦。古称"库结沙"、"破讷沙",亦作"普纳沙"。库布其沙漠是距北京较近的沙漠。位于鄂尔多斯高原脊线的北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的杭锦旗、达拉特旗和准格尔旗的部分地区。长400公里,宽50公里,总面积约1.39万平方公里,流动沙丘约占61%,沙丘高10-60米,像一条黄龙横卧在鄂尔多斯高原北部,横跨内蒙古三旗。形态以沙丘链和格状沙丘为主。

  主持人:在推进库布其治理中我们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绩?

  梁长雄:统筹实施国家林草重点工程。“十三五”以来,国家累计投入8.28亿元。其中林业部分投入7.95亿元,草原部分投入0.33亿元,先后实施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天然林保护、飞播造林、津京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草地改良修复等一大批国家林草重点工程。共完成人工造林36.77万亩,飞播造林29万亩,封沙育林13.7万亩,退化林分修复30万亩。中央累计投入国家级公益林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18771.69万元,涉及林农补偿17424.90万元。通过实施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工程,林农对森林的营造、抚育和管理积极性有了很大的提高,生活条件与生活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对促进我旗环境资源的改善,生态环境水平的提高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草原生态保护成效显著。随着各类草原保护建设项目的实施,项目区植被平均盖度提高了11%、达到40%。项目区牧草产量每亩平均提高了10公斤、较项目实施前提高31%左右。畜牧业基础设施的普及建设,进一步扩大了地区舍饲养殖的规模化发展,促进了传统粗放型的生产经营方式向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方向转变。自然保护区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共建立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3个,总面积129548.64公顷,占全旗国土面积的6.8%。包括森林生态系统类型、湿地生态系统类型、野生植物类型共三种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完成杭锦淖尔自然保护区国家湿地项目建设任务,总投资200万元。林沙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十三五”以来,我旗采取“政府主导、企业运营、群众参与、利益共享”的造林模式。共完成企业造林9.7万亩,实施灌木林平茬和精准提升项目99万亩,共取得平茬物约8万吨,每年可生产优质饲料2000吨以上,实现收益260万元。累计收购生物质燃料85万吨,价值2.72亿元。累计生物质发电6.9亿度,实现收益3.85亿元。库布其沙漠得到有效绿化。库布其沙漠共修复治理沙漠517.63万亩。植被覆盖度由上世纪80年代不足3%提升到53%,降水量明显增加,沙尘暴明显减少。2018年,中国林业科学院、中国治沙暨沙业学会、内蒙古农业大学等机构组成的研究团队,经过长期跟踪调查和研究,通过调取对比1986年、1995年、2005年、2015年的卫星图片资料发现,30年来,库布其沙漠沙地面积减少了29%,整个库布其沙漠的沙丘高度较30年前整体下降了50%,流动沙地面积减少,半固定、固定沙地面积显著增加,总体趋势向好。“沙进河退”问题得到有效遏制。库布其沙漠与黄河相距仅有几公里,且海拔平均比黄河高200多米。30多年前,库布其沙丘每年以100平方公里的速度向外扩展,每年有2000多万吨泥沙入侵黄河,其中1954至2000年的46年中有9次集中输沙,每次输入黄河泥沙高达1.441亿吨,成为“沙进河退”问题主要来源之一。库布其治沙过程中高度重视解决该问题,一方面通过绿化沙漠起到“固沙”效果,另一方面通过建起200多公里防沙护河锁边林工程起到“阻沙”效果,牢牢锁住沙丘,大大减少库布其沙子向黄河倾泻,保护了黄河中游的生态安全。

  主持人:在库布其治理中,我们有哪些经验和做法? 

  梁长雄:着眼实际,合理利用。通过十几年的发展,林沙产业在我旗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其中亿利、伊泰的药材加工、源丰的生物质发电、汉森的葡萄种植、梭梭嫁接肉苁蓉等产业已开始显现效益。一是环库布其沙漠林沙产业,库布其沙漠腹地主要构建以沙柳为主的治理库布其沙漠生态造林、碳汇林基地和梭梭嫁接肉苁蓉产业基地,西北部水分条件好的区域以葡萄种植为主的经济林基地,南部以柠条为主的碳木本饲料基地和以沙柳切片为主产业基地,以甘草为主的林下药材经济,其中,林下药材和经济林的种植已初见效益。二是以七星湖和鄂尔多斯草原为主体的森林生态旅游正逐步发展为我旗的朝阳产业。依托丰富的森林、湿地资源,同时与沙漠、草原壮美景观相结合,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与沙漠文化产业,全旗生态旅游业蓬勃兴起。随着我旗生态建设步伐的加快和生态环境的逐步改善,大漠神光响沙、鄂尔多斯草原文化村、摩林河温泉旅游区、库布其沙漠探险仿古旅游区、巴音恩格尔生态旅游区、鄂尔多斯草原旅游区、穿沙公路响沙带、黄河风情旅游带等旅游景区得以有效开发,以生态旅游为主的特色旅游已开始在我旗兴起,沙漠文化产业已逐渐形成。三是创新发展林光互补朝阳生态光伏产业。充分利用库布其沙漠的光热和空间优势创新实施,综合利用太阳能光伏治沙综合示范项目,将宜林沙荒地通过场地平整、铺设水肥喷灌管网、土壤改良、培肥等工程措施,利用高支架太阳能面板间的土地空隙,开拓“板下生态”,在不改变林草用地性质的情况下,栽种适宜于我旗生长且经济价值高的低矮灌木及优良牧草。行之有效的沙漠化治理措施。经过对库布其沙漠治理长期探索实践,制定了“北锁南堵中切割”的综合治理方案。即:加强北缘锁边林带建设,防止沙漠北侵;南边较平缓的地区进行大面积封沙育林和飞播造林,防止沙漠南扩;中部腹地以条件相对较好的恩亘沟、大白柠条天然林基地及毛补拉孔兑为轴线,把库布其沙漠切为四段,逐步向纵切的两侧辐射,进行切割式治理。同时提出了“前挡后拉”的沙丘治理办法和“栽死的、种活的、养绿的”的长远治理方案。截至目前,穿沙公路两侧共完成人工造林34万亩,飞播造林56万亩,设置沙障4.7万亩,封沙种草107万亩,极大地改善了生态环境。

  主持人:最后想问一下我们梁局长,统筹推进库布其治理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有什么重要意义吗? 

  梁长雄: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自然是息息相通、命脉相系、融为一体的关系,我们只有树立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像爱护自己的生命一样对待自然环境,才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主持人:非常感谢梁局长今天做客节目,让我们更加全面地了解了库布其治理情况。本次访谈到此结束,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扫一扫

在手机查看当前页面

主办:杭锦旗人民政府
承办:杭锦旗政务服务与数据管理局
蒙公网安备 15062502000111号
蒙ICP备17001082号-1
网站标识码:1506250006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