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惠及千家万户的教育均衡发展的惠民政策;一个重视并优先发展教育的优秀党政领导班子;一个由从家乡走出去的优秀企业家、爱心人士组成的惠农教育基金会;一支年轻踏实的教师队伍……用短短7年时间成就了一所“小而美 小而优 小而精”的乡村特色品牌学校。这里浸透着众多人的心血和汗水,处处体现着和谐和温暖。
鄂尔多斯市杭锦旗吉日嘎朗图小学是一所高起点、高标准的现代化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六年制完全小学(寄宿制),现有6个教学班,164名学生,30名教师,其中市级“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3名,旗级优秀教师12人,高级教师2人,教师专业合格率100%。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突出党建引领,优化队伍建设,优化教育管理,优化作风建设,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全力推动乡村教育教学高质量的发展,努力实现让吉镇地区及周边老百姓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的、满意的、温暖的教育。
一、科学合理的布局建设
校园占地面积23737平米,总建筑面积8000多平方米,其中教学楼3000多平米,宿舍楼1700多平米,师生餐厅400多平米,教师周转房700多平米。体育馆1000多平米。学校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美观大方,风雨操场,教师周转房,实验室、图书室、音乐、美术、书法、陶泥、科技创作、舞蹈、心理咨询室、卫生保健室、篮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场、阅读吧等应有尽有。学校环境清幽,空气清新怡人,由乡贤企业家资助的校园绿化成为小镇一道靓丽的风景,也感化着每一位热爱学习、志存高远的孩子们,更感召着每一个受益的家庭。
二、办学条件保障到位
2018年,学校高质量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验收,办学条件全部保障到位,运动场地、音体美器材、图书、实验器材等配备合格,互联网、无线网和日常信息化教学均实现优质保障。学校餐厅实行“4D”管理模式,连续三年在全旗校园食品安全中被评为优秀类等级。2019年,教师周转房和风雨操场投入使用,周转房内设施设备齐全,给老师们家的温暖。风雨操场设计简约实用,成为学校师生开展教育教学和文体活动的重要场所。
三、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建校以来,学校紧紧围绕党的教育方针,以让当地的孩子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的、满意的、温暖的教育为目标,在市旗两级教育行政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正确领导和亲切关怀下,借助全市“互联网+城乡教育协同发展”和杭锦旗“教育共同体建设”项目驱动,与市内、旗内优质学校结对共建,整合周边优质教育资源,全体师生“走出去”“请进来”,快速实现了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树立了城乡教育协同发展的新标杆。
“双减”背景下,学校坚持“五育并举”,国家课程开足开齐开好,校本课程精彩纷呈,电子琴、跳绳、足球、国画、绘画、啦啦操、书法、跆拳道、科学、围棋、心理辅导等,学生们呈现出多元、积极、健康的发展态势,反映出当代小学生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学校坚持改革创新,每学期定期组织全体学生开展研学实践,走进城市,走进科技馆、博物馆等进行社会实践和生活体验,培养学生兴趣,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视野,拓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
学校先后荣获全旗中小学生围棋大赛总分冠军,顺利通过国家汉语言文字达标校验收,先后荣获旗级“文明校园”“进步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养成教育达标校”“科技创作优秀团队”“全旗教学常规工作先进集体”“全旗三八红旗集体”“市级先进基层党组织”“市级平安校园”“市级科技乡村行”特色学校、全国啦啦操联赛少儿公开组第七名等荣誉。
四、校园文化健康向上
“温暖教育”是这里的文化目标。学校制定了“做人 德美至和,为学 才华至雅”的校训,“不忘初心 潜心育人 实施温暖教育”的办学理念和“立足实际,开拓创新,培养完整的人”的办学宗旨,逐步形成了“文明 责任 儒雅 感恩”的校风,“尊重 宽容 关爱 激励”的教风和“博学 明理 厚德 励志”的学风。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在学校及班级的醒目位置呈现,时刻告诫每名教育者要明确“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的教育初心和使命。
学校注重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丰富的阅读资源、多样的读书活动,使阅读成为师生最日常的生活方式。教学楼前绿色草坪、曲径小路,可供学生晨读、赏花、兴趣小组活动等,草坪上的文化长廊木柱上刻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字经、诗词歌赋和古典文学。宿舍、教学楼、餐厅墙壁上的古典文学和文化常识,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熏陶和感染。在这样的文化积淀和经典熏陶之下,他们逐步拥有深厚的哲理素养,形成宽广的文化视野和基本的价值判断。
五、和谐融洽的校园关系
学校生源集中于吉镇周边,当地居民的淳朴厚道和教师们的爱岗敬业,形成了极好的尊师重教的氛围,老师们爱校如家、爱生如子,家长们尊敬老师、信赖学校,孩子们团结友爱,互相帮助,一幅和谐的画面在校园里天天上演。学校制定了“四自劳动”“六爱教育”“六礼四仪”为标准,培育学生行为举止文明,彬彬有礼,彰显出中华民族传统礼仪规范,我们不仅要让孩子们有才,更要懂礼、树德。学校定期开展家长开放日、亲子活动、家长座谈会、家长培训会、家访等家校共建活动,密切学校、家长、社区三方联系,让家长与孩子及学校的关系更加密切。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学校不仅有健全的留守儿童教育关爱机制,定期向留守儿童予以生活和学习上的多重帮助,并且建立辍学返校学生结对帮扶制度,让辍学孩子重返课堂,充分享受教育公平带来的公平受教育的机会;还经常接受来自工会及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教育资助,鼓励孩子们安心学习,将来做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尤其是鄂尔多斯市惠农教育基金会这个由吉镇走出去的成功企业家和爱心人士组成的民间组织,每年给予本校奋斗在基层教育一线的教师10000元的现金作为奖励,激励老师们安心工作,为乡村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这成为当地享誉一方的壮举,越来越多的家乡游子开始加入基金会,为地区教育添砖加瓦。
六、校园管理安全规范
学校本着“安全隐患就是安全事故”的标准,实行预防、教育、培训、宣传、演练“五为主”原则,切实落实国家关于学校安全管理的工作规定,定期开展安全风险排查和防范灾害演练。高标准的完成上级指派的任务,更把安全防范意识渗透到课上课下。地震逃生演练、消防器材检查、安全知识科普都成了我们的“家常便饭”,让学生明白安全事故的发生原因,学会避免灾害的造成和遇到灾害的逃生方法,把安全防范知识贯穿于学习的始终,让孩子安全、健康、平安、和谐的成长。
“温暖”,诠释为用心、用情、用爱。在这个大爱满园的校园,每个人感受着来自各方的温暖也散发着温暖,每一个角落都展现着教育的美,人间的美。简简单单却有着浓浓的真情,忙忙碌碌演绎着人间的大爱。
这里真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