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政策解读

【文字解读】杭锦旗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方案(2023-2025年)

  一、制定背景
  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决策部署,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办公厅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总体方案(2023-2025年)的通知》(内党办发〔2023〕7号),扎实推进全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升全区城镇化质量和水平。根据内蒙古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通知要求,落实自治区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战略部署中的主体功能定位和自身特点,聚焦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立足杭锦旗实际,研究制定了《杭锦旗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总体方案(2023—2025年)》(以下简称《总体方案》)。
  二、政策依据
  《总体方案》编制依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办公厅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总体方案(2023-2025年)的通知>(内党办发〔2023〕7号)》《内蒙古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编制县城“一县一策”建设方案的通知》等文件制定。
  三、政策目的
  《总体方案》的编制,旨在明确杭锦旗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总体要求、重点任务、重大工程和组织保障,推动列入建设清单的重点项目加快建设,为指导杭锦旗县域城镇化建设提供依据和遵循。
  四、重要举措
  《总体方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的重要指示精神,聚焦自治区“五大任务”“一个模范”目标要求,围绕全市“三个四”目标任务,立足城市化地区县城发展定位,坚持以人为核心推进新型城镇化,统筹县城生产、生活、生态、安全需要,坚持因城施策、突出特色、强化功能,主动承接人口、产业、功能转移,发挥县城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等优势,促进县城产业配套设施提质增效、市政公用设施提档升级、公共服务设施提标扩面、环境基础设施提级扩能,增强县城综合承载能力,提升县城发展质量,更好满足农牧民到县城就业安家需求和县城居民生产生活需要,打造功能齐全的新型城镇。
  (一)坚持产业培育带动,提升县域集聚发展能力。围绕构建体现特色优势的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优质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打造独具特色休闲旅游度假目的地、提升产业平台功能、健全商贸流通网络、推动城镇消费提档升级、强化职业技能培训等7个方面内容提出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方面,发挥好能源产业优势,好现代能源经济文章,着力做大做强清洁能源产业,做优绿色化工及新材料产业,聚焦锡尼镇“一圈两区三园”产业发展思路,提升产业集聚能力,积极打造风光氢储及绿色甲醇清洁能源产业集群、天然气生产及综合利用产业集群、绿色化工及新材料产业集群。建设优质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方面,发挥好农牧业优势,夯实农业生产基础,扛牢粮食安全责任,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非粮化”,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盐碱地改良和沙漠土壤化示范项目,保持粮食稳定增产。从土地、科技、种源、水、草等方面入手,稳步优化农牧业区域布局和生产结构,推动农牧业转型发展,大力发展生态农牧业,推动现代农牧业产业链延伸,抓好农畜产品精深加工和绿色有机品牌打造,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农牧业高质量发展,争创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打造独具特色休闲旅游度假目的地方面,围绕大漠风光、草原民俗、黄河文化三大主题,深入挖掘杭锦旗历史民俗文化内涵,依托境内景区景点串连成环、形成精品环路,创新和丰富文化旅游产品项目,塑造杭锦旅游品牌,争创自治区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打造内蒙古西部独具沙漠草原黄河风情的特色休闲旅游度假目的地。提升产业平台功能方面,依托杭锦经济开发区、中小企业创业园、双创园区等平台,优化土地、用水、能耗、数据等资源配置,推进各园区建设提质增效,促进县域产业集中集聚发展。健全商贸流通网络方面,疏通农畜产品集散分销渠道,建设区域性农畜产品物流集散中心,提升流通服务质量,积极构建开放共享的“智慧物流信息平台+绿色集疏运网络”新模式,打造鄂尔多斯西部物流基地。推动城镇消费提档升级方面,顺应和把握消费升级大趋势,不断提升消费环境,推动消费扩容提质,引导扩大城镇消费需求。强化职业技能培训方面,不断完善职业技能培训市场化、社会化发展机制,借助企业、职业学校、技工学校等平台,推动公共实训基地共建共享,搭建“互联网+就业培训”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线上+线下”零距离服务。
  (二)完善配套设施建设,夯实城镇运行基础支撑。围绕完善市政交通设施、畅通对外连接通道、健全防洪排涝设施、增强防灾减灾能力、有序推进老化管网改造、推动老旧小区改造、推进数字化改造7个方面内容提出全旗基础设施补短板建设重点实施项目。完善市政交通设施方面,不断提升现有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打通锡尼北路,新建外环市政道路,推进自行车道和步行道慢行系统建设和侧停车位设施升级改造,增加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逐步提升城镇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畅通对外连接通道方面,加快补齐城区道路与外界路网连通短板,提高通行便利度;提高县城与周边城市互联互通水平,扩大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公路覆盖面;围绕沙漠、草原、黄河等自然景观,建设旅游公路、景区专线等文旅道路;加快构建全旗功能布局完善的公铁航立体化交通运输网络,打造功能完备的新型城镇。健全防洪排涝设施方面,全面普查排水管网设施,更新改造老旧管网,建成运行“杭锦旗城市内涝预警监测平台”,提升城镇防洪治理及综合治理能力;实施河道和滩区综合提升治理工程,对小南河等5条黄河重要支流进行治理;实施水沙调控治理工程,新增水沙调控治理面积1200平方公里;推进黄河内蒙古段提防达标和河道治理工程,降低外洪入城风险。增强防灾减灾能力方面,大力加强公共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健全和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提高建筑抗灾能力,开展重要建筑、老旧建筑抗震鉴定及加固改造,推进公共建筑消防设施达标建设,补齐消防栓、蓄水池等配套设施短板;完成旗消防训练基地建设项目,加快实施人防人口疏散基地、人防地面应急指挥中心和第二代人防机动指挥平台建设项目;加强区域应急救灾和抢险救援能力建设,强化应急物资储备,打造专业化、职业化应急救援队伍。有序推进老旧管网改造方面,开展老旧管网改造普查、适度超前建设新管网。全面推进老化燃气管道更新改造,完善集中供热基础设施建设,推广热电联产集中供热,实施二次供水设施的升级改造,积极推进全旗节水型社会、节水型单位创建,切实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推动老旧小区改造方面,加强锡尼镇老旧小区改造,做好南棚户区统规自建,北棚户区剩余平房拆除,3平方公里内的平房区改造工程,因地制宜推进消防设施、车道和无障碍环境建设改造,科学布局社区综合服务设施,不断加强便民服务设施供给。推进数字化改造方面,推进锡尼镇镇区、杭锦经济开发区及其他重点区域实现5G信号全覆盖,推进杭锦旗大数据中心、杭锦旗农牧业智慧化服务平台和应急指挥平台建设;推进“5G+4K+AI”智慧融媒建设,建成“媒体+政务+服务+文化+党建”的信息生态枢纽;推进学校、医院、图书馆等资源数字化;依托“蒙速办”“12345”等政务平台,推行政务一网通办、公共服务一网通享。
  (三)优化公共服务供给,集中力量办好民生实事。围绕完善医疗卫生体系、扩大教育资源供给、发展养老托育服务、优化文化体育设施、完善社会福利设施5个方面的内容提出主要措施和重点项目。完善医疗卫生体系方面,强化县级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深入实施健康杭锦行动,建立完善分级诊疗体系,推进疾控中心和妇幼保健机构标准化建设,推动旗级医疗机构达到三级医院设施条件和服务能力,配齐医疗设施设备,落实乡村医生待遇保障,稳定乡村医生队伍;加快蒙医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发展蒙中医医联体,积极融入市级蒙医中医医院牵头组建的城市医疗集团和旗级医共体,推进蒙医中医专科联盟建设。扩大教育资源供给方面,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统筹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提升普惠性学前教育和中小学基础教育教学质量;积极做好杭锦旗中学优质教育创建工作,整合优质师资,全面提升办学效益;加强智慧教学、智慧学习的终端配备和应用支撑系统建设,探索“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发展养老托育服务方面,强化居家社区及农村牧区养老服务,扩大普惠养老床位供给,扶持护理型民办养老机构发展。推进公共设施适老化改造,建设嵌入式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扩大高品质托育服务普惠性供给,支持有条件幼儿园按照托育机构设置标准单独招收2至3岁幼儿,举办托育班,推动托幼一体化服务。优化文化体育设施方面,完善和提升文化设施,进一步完善提升图书馆、电影院、杭锦旗美术馆等文化场馆功能,持续建立完善文艺创作基地;统筹建设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完成杭锦旗门球馆、游泳馆建设任务,积极推动社会体育和全民健身活动发展,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群众体育品牌赛事和活动,提升人民群众健身意识。完善社会福利设施方面,加快发展以“扶老、助残、救孤、济困、赈灾”为重点的社会福利事业,推动残疾人日间照料服务点规划和建设,推动儿童福利机构纳入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定点机构,建设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和保护工作站,利用现有社会福利设施改造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站或救助站,鼓励社会各界广泛开展扶贫济困、赈灾救孤、扶老助残、助学助医等慈善活动,健全与政府救助有效衔接的慈善帮扶体系。推进殡葬服务设施建设。
  (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改善县城人居环境质量。围绕打造蓝绿生态空间、推进生产生活低碳化、完善垃圾收集处理体系、增强污水收集处理能力4个方面内容提出保护环境改善环境质量的具体举措。打造蓝绿生态空间方面,不断完善生态绿地系统,利用周边荒地和污染土地开展国土绿化,实施库布齐水生态治理面积倍增行动,新增林草生态、水土流失治理面积400平方公里以上,筑牢库布其治理区防沙护河锁边林带,增强保卫黄河“几字弯”生态屏障功能;加强河道、湖泊等湿地生态和水环境修复,全面落实河湖长制,实施境内摩林河、磨石沟、巴拉贡沟等河湖综合治理工程,持续改善河湖生态环境,恢复和增强水体自净能力。开展荒漠化综合防治,完成120万亩荒漠化草原治理,推动库布其沙漠光伏治沙基地建设,强化产业和治沙融合。推进生产生活低碳化方面,推动能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利用,推进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逐步提高城镇清洁能源消纳比例;加大主要污染物治理力度,推进“限塑”行动;严格履行节能评估审查,加快产业园区循环化改造;大力发展绿色建筑,推广装配式建筑、节能门窗、绿色建材、绿色照明,全面推行绿色施工;持续开展“光盘行动”。推动公共交通工具和物流配送、市政环卫等车辆电动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低碳转型。完善垃圾收集处理体系方面,规划建设沿黄河地区重点镇区生活污水及垃圾处理设施,有效衔接分类投放端和分类处理端;做好垃圾焚烧设施选址,推动建设“邻利”型焚烧设施,积极推动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建设;推进厨余、餐厨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推进危险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健全县域医疗废弃物收集转运处置体系,稳步提升县域医疗废弃物收集覆盖率和无害化处理率;推进大宗固体废弃物区域化、园区化综合利用。增强污水收集处理能力方面,完善污水收集管网,增补污水收集管网空白区;实施现有污水处理厂提标升级扩能改造,推进医疗机构污水处理系统及污水在线监测系统项目建设,到2025年县城污水处理率达到95%以上;推进污泥无害化资源化处置,逐步压减污泥填埋规模。
  (五)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发挥县城辐射带动作用。围绕推进县城基础设施向乡村延伸、推进县城公共服务向乡村覆盖、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3个方面内容提出主要措施。推进县城基础设施向乡村延伸方面,加强农村牧区公路建设,大力推进“四好农村路”等农牧区公路提质扩面,拓宽通嘎查村公路网通达深度,重点推动X608、S215线锡尼镇至乌审召段公路建设;推动市政供水供气供热管网向城郊乡村延伸,重点建设杭锦旗电厂余热替代锡尼镇镇区燃煤锅炉供热项目和锡尼镇布哈岱等8个村供水保障工程,持续推进人畜饮水提质增效工程,增加农村牧区污水收集能力,扩建苏木镇污水处理厂。推进县城公共服务向乡村覆盖方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提升巴拉贡镇、独贵塔拉镇卫生院医疗服务能力,推动农村基层定点医疗机构医保信息化建设,分类落实村医养老保障、医保等待遇;改善乡村小规模学校和苏木镇寄宿制学校条件,落实好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构建旗、苏木镇、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发展乡村普惠型养老服务和互助性养老。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方面,进一步完善防返贫监测帮扶机制,落实医疗保障、社会救助、产业就业等帮扶措施,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支持地区发展优势特色产业,提升产业发展水平;落实好就业帮扶各类补助政策,延续支持帮扶车间优惠政策;持续“一村一品”创建与认定,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以培育特色农牧业、物流、金融、电商、旅游服务、手工业等实用型人才、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为重点,多种形式开展职业教育;探索“项目+人才”捆绑式引进方式,深化与企业、高校等合作;开展巩固易地搬迁脱贫攻坚专项行动和搬迁群众就业帮扶专项行动,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能融入、逐步能致富。
  (六)深化体制机制创新,持续释放改革发展活力。围绕健全农牧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机制、建立多元可持续的投融资机制、建立集约高效建设用地利用机制3个方面内容提出具体举措。健全农牧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机制方面,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持续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修订《杭锦旗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加快农牧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建立多元可持续的投融资机制方面,积极组织银企对接,争取金融机构特别是开发性政策性金融机构支持;采取多种灵活方式,有效盘活不同类型的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城镇化建设。建立集约高效建设用地利用机制方面,扎实开展批而未供、闲置土地大起底消化处置行动,力争将批而未供、闲置土地全部盘活。鼓励采用长期租赁、先租后让、弹性年期供应等方式供应工业用地。依法依规转变土地出让方式,合理确定开发用途、规模、布局和项目用地准入门槛,产业用地尽快实现“标准地”出让,稳妥有序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提高土地资源收益。
  源文件:杭锦旗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杭锦旗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总体方案(2023~2025年)》的通知

扫一扫

在手机查看当前页面

主办:杭锦旗人民政府
承办:杭锦旗政务服务与数据管理局
蒙公网安备 15062502000111号
蒙ICP备17001082号-1
网站标识码:1506250006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