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政策解读

【文字解读】《杭锦旗在重点工程项目中大力实施以工代赈促进当地群众就业增收行动方案》《杭锦旗在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积极推广以工代赈方式行动方案》

    

  一、什么是以工代赈? 

  以工代赈是指政府投资建设农村中小型基础设施工程,受赈济者参加工程建设获得劳务报酬,以此取代直接救济的一种扶持政策。现阶段,以工代赈主要包括使用以工代赈专项资金实施以工代赈项目、在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积极推广以工代赈方式、在政府投资的重点工程项目中大力实施以工代赈等,主要的目的是向参与工程建设的群众发放劳务报酬、开展技能培训,促进其就地就近就业增收。 

  二、以工代赈的政策初心是什么? 

  广泛组织动员更多农村低收入人口参与政府投资的工程项目和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项目建设及时足额发放劳务报酬开展就业技能培训,激发其依靠自身劳动增收致富的内生动力实现就地就近就业增收,是以工代赈政策的初心,也是这项政策能够始终保持旺盛生命力的根基所在。 

  三、以工代赈的实施范围有哪些? 

  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实施以工代赈的项目,选择投资规模小、技术门槛低、前期工作简单、务工技能要求不高的农业农村基础设施项目,主要包括农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农村交通基础设施、水利基础设施、文化旅游基础设施、林业草原基础设施。 

  政府投资的重点工程项目中实施以工代赈的建设领域和重点工程项目范围包括交通、水利、能源、农业农村、城镇建设、生态和灾后恢复重建等7大领域,特别是在农村牧区等领域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和管护时广泛采取以工代赈方式,推动项目区生产生活条件和发展环境明显改善,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积极贡献。 

  四、重点工程项目中大力实施以工代赈的重点工作任务是什么? 

  一是旗直各有关部门、各苏木镇要确定一批实施以工代赈的建设项目,形成我旗年度重点项目清单,争取列入上级层面的项目清单,并实施动态管理。在可行性研究报告或资金申请报告等要件中,以适当形式体现能够实施以工代赈的建设任务和用工环节,在社会效益评价部分充分体现带动当地群众就业增收、技能提升等预期成效。

  二是各苏木镇与业主单位、施工单位建立劳务沟通协调机制,精准做好务工人员培训,组织动员当地农村劳动力、城镇低收入人口和就业困难群体等参与务工。同时,督促项目施工单位尽量扩充以工代赈就业岗位,尽可能增加劳务报酬发放规模,及时足额发放劳务报酬。

  三是旗直各相关部门加强与项目业主单位、施工单位沟通衔接,对重点工程项目以工代赈实施情况加强监管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 

  五、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实施以工代赈的重点工作任务是什么? 

  一是旗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同相关部门负责推广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以工代赈方式项目的认定工作,提请旗人民政府审定后,纳入旗级推广以工代赈方式项目储备库管理。

  二是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等前期各类报告中要对用工计划包括吸纳当地农村劳动力情况等予以说明。建立劳务信息沟通机制,做好当地农村劳动力的动员组织工作。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和村庄建设项目实行简易审批的有关要求,可以不进行招标。依法不进行招标的以工代赈项目,应当依照政府法律制度规定,采用竞争性谈判、竞争性磋商或者单一来源等方式采购。

  三是结合农村劳动力就业意愿和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用工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技能培训。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督促项目主体及时足额向参与务工的劳动力发放劳务报酬。

  四是旗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同相关部门在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推广开展以工代赈方式项目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并推动解决以工代赈政策执行中的问题旗审计、财政等部门做好项目督促检查和审计工作,对发现的问题应及时予以通报或约谈,提出整改要求。各行业主管部门要加强协同联动,形成工作合力。

  源文件:杭锦旗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杭锦旗在重点工程项目中大力实施以工代赈促进当地群众就业增收行动方案》《杭锦旗在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积极推广以工代赈方式行动方案》的通知 

扫一扫

在手机查看当前页面

主办:杭锦旗人民政府
承办:杭锦旗政务服务与数据管理局
蒙公网安备 15062502000111号
蒙ICP备17001082号-1
网站标识码:1506250006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