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规划计划  -  专项规划

杭锦旗“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

    

  一、“十三五”取得的成绩 

  (一)十三五期间共实施国家科技项目1项,自治区重大专项3项,市科技计划项目10余项,每年推广自治区级以上先进适用技术成果20项以上,争取科技项目资金(20162019)共计2678.9万元 

  )创新创业能力有所提升,经过几年的建设,双创园共孵化企业47家,提供就业岗位500余个,成功孵化出园企业3家,累计培训2100人次。 

  十三五期间全旗共有效期内国家高新技术企业9自治区工程技术中心1家,自治区企业研发中心3自治区科普示范基地1家,鄂尔多斯市农牧业特色科技产业化基地4个,自治区众创空间2家,国家级星创天地1家,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1个。内蒙古康恩贝药业有限公司于2016年完成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工作,内蒙古伊泰化工有限公司于2018年启动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工作。 

  (四)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建立自治区工程技术中心1家,自治区企业研发中心3培养和引进鄂尔多斯市聘请专家进园区高层次人才3杭锦旗作为三区,实施三区科技人才支持计划,4年共引进50名科技人才。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自治区第十一次党代会、第五次党代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党对科技工作的全面领导,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打好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攻坚战,大力实施科技新政30人才新政30,着力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营造良好创新环境,扩大创新开放合作,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提升产业技术创新水平,提升科技服务能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建设美好未来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二)基本原则 

  ——坚持深化改革,优化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强管理体制机制创新,打造公开公正透明的发展环境,增强区域发展吸引力和竞争力。 

  ——坚持集聚资源,创新发展。以创新驱动发展为根本路径,加快创新资源要素集聚,优化创新创业生态,补足创新短板,增强创新能力激活创新主体,促进高质量发展。 

  ——坚持问题导向,补齐短板。针对我旗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认真梳理差距和不足,制定强有力的政策措施与工作举措,补齐短板,加快杭锦旗科技创新发展的步伐。 

  三、十四五发展目标 

  (一)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集聚高端创新资源,以“科技兴蒙”行动政策为引导,按产业发展需求,加强旗级统筹,鼓励引导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与我旗建设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研究开发中心、企业技术中心、新型研发机构、院士专家工作站等研发机构,协同开展技术攻关、成果转化、人才培养、平台建设。新建院士工作站1处,科技特派员工作站3处,产学研示范基地3处,进行人才培养和技术孵化,为新项目实施和产业化推广提供技术支撑。到2025年末,企业研发机构达到10家,众创空间和星创天地达到5家,科技示范基地达到5家。 

  (二)科技投入稳定增长 

  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地方财政科技投入占地方公共财政支出比重达到1%以上。以企业投入为主体、政府投入为引导、社会资本为补充的多元化科技投融资体系基本形成。 

  (三)强化乡村振兴科技创新支撑 

  以转变农牧业生产方式、发展农牧业高新技术产业为主攻方向,围绕特色种植业、养殖业、林沙产业等,加强科技供给,强化科技创新示范和科技成果转化推广,使科技创新深度融入农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乡村振兴科技创新项目开展农牧业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和技术集成。围绕农牧民生活和基层服务特点,开展农药化肥减量、生态环境污染治理、耕地保护和建设、高效公共服务等方面技术示范和成果推广。加大农牧民科技培训力度,培养一批爱农牧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牧民队伍。根据产业特点和立地条件,制定农牧业重点产业技术规程。实施沿黄盐碱地水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与推广、智慧农业杭锦旗高标准农田建设、黄河入流泥沙量的减少控制实验示范、水产立体化养殖示范、肉牛、肉羊品种繁殖繁育等方面科技示范推广项目20项。 

  (四)科技人才队伍进一步壮大 

  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建立1个以上国家级和自治区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及院士工作站,培养和引进10名能解决全旗重大技术难题的拔尖人才或学科带头人、50名技术创新人才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和团队加速集聚,人才发展机制不断完善。 

  (五)增加和实施科技计划项目 

  组织实施20项以上国家、自治区重点科技项目,实施市级重大科技项目30项以上取得科技成果3项以上。每年推广自治区级以上先进适用技术成果20项以上。 

  (六)全力推广科普工作 

  期间,重点建设3个不同层次的培训、示范、推广一体化的农村牧区科普示范基地,农村牧区实用技术培训每年5万人次以上,在农村牧区每年重点推广30项农牧业新技术。大力开展青少年科技活动,到2025年,使参加各种课外科技活动的人数达到在校中小学生总数的100%以上。 

  (七)安全生产科技进步 

  加快安全生产技术的研究、开发与示范,推动安全生产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加大安全生产科研项目的投入,支持科研机构和有关单位开展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研究,推动安全生产科技进步,引导企业增加安全生产研发资金投入,促使企业逐步成为安全生产科技投入和技术保障的主体 

  (八)社会事业领域科技发展 

  健全中医药协同创新体系,加强与国内知名研究机构技术合作,建立高水平研究机构,促进中医药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加快中医药成果转化争取建立1家中医药研究合作机构。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强化医教协同,把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有机衔接以及师承教育贯穿始终,培育中医药传承人。引进推广地方病及流行病预警与控制新技术建立健全食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体系全面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科技成果有效支撑环境管理,实施环保科研项目,加强环境保护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环境保护科技创新型人才。争取实施中医药、环境保护等各类项目34项。建设以卫星、数字、网络为主的广播电视技术体系,发展远程教育、网络教育、电化教育等新型教育方式,完善职业技术教育和继续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科技中介组织的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服务水平明显提高。 

  四、战略重点和主要任务 

  (一)全力推动新能源领域技术研发及应用 

  抢抓“十四五”期间新能源大规模发展的窗口期,坚持集中与分布并重,自用与外送并举,上网与离网并行,充分利用荒漠化治理区,干旱硬梁区及孔兑两岸等区域。加快构建集能源生产装备制造应用示范于一体的风光氢储产业。推动风场开发,风电装备研发,安装维护一体化发展,推进大规模光伏基地建设,构建以可再生能源为主的零碳能源供给系统,配套智能电网、储能设备等基础设施,引进建设晶硅光伏产业链项目。建成风光新材料企业2家,建成风光绿电氢储一体化生产企业6家,建成硅材料生产项目企业2家,建成糠醛生产项目、高碳醇生产项目、LNG提氮生产项目各1家企业。 

  (二)加快发展新材料技术及其应用 

  聚焦新特专高精尖,打造化工新材料碳基新材料生物基新材料产业。重点发展特种蜡、α-烯烃等煤基新材料开发,推进产品高端化和高附加值化。伊泰集团就煤化工下游产品的研发应用进行深度挖掘,加快伊泰化工下游产品的开发进程。 

  (三)大力发展煤化工技术 

  持续开展大型化、国产化、自动化的煤化工核心装备及关键零部件的研制及应用;研发应用煤化工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乙醇、烯烃等化学品转化综合技术。推进煤化工与风光氢等新能源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煤基特种燃料、煤基生物可降解材料等终端应用产品。 

  (四)加强精细化工关键技术研究开发 

  重点发展合成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等化工新材料,推动煤化工与氯碱化工、硅化工及新能源等行业耦合发展,开发专用化学品、医药中间体、催化剂、增塑剂等高端精细化学品。 

  (五)促进传统制造技术升级 

  强化新一代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对优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赋能作用,促进5G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信息技术与能源化工、玻纤建材等传统产业深度融合,推广应用先进制造技术和绿色生产技术,推动传统产业技术升级、产品升级、链条延伸,提升传统产业整体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六)提升发展现代农牧业技术 

  加大绿色高效农业示范,开展主要作物集约化规模化技术研究应用设施农业技术研究,健全农牧业科技成果转化孵化体系。开展主要家畜品种现代高效繁育技术集成与示范,肉羊和绒山羊研究与示范,规模化养牛技术研发应用,草地资源保护与建设技术研究示范。 

  (七)强化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技术支持 

  以黄河上中游河流及沿岸湿地为重点,发展受损湿地生态修复技术,湿地物种栖息地保护技术,支持研究湿地功能作用机理,湿地碳汇稳定技术,重点开展对小南河、马头湾和旗内孔兑沟的综合保护与治理,提高流域水源涵养能力,逐步改善小河流域生态环境,对黄河流域的次生盐碱化土地进行全面改造。 

  (八)加快推进生物医药技术研发及其应用 

  发展医药中间体,推进药材活性成分提取技术产业化,促进新型生物医药技术及产品开发,开展沙棘、甘草、螺旋藻等优势特色生物资源研发及综合利用,发展特色生物制品、化学品及其精深加工,推动绿色生物工艺应用示范。 

  (九)进一步推进碳捕集、封存与利用技术(CCUS)示范工程的应用 

  目前鄂尔多斯的国家能源集团鄂尔多斯煤制油分公司已经初步完成了规模为30万吨的CCS示范工程,已经取得一定经验,“十四五”期间持续推进我旗煤化工企业进行碳捕集、封存与利用技术(CCUS)示范工程。 

  (十)加强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 

  鼓励支持各苏木镇、行业部门围绕本地产业发展规划和特色产业发展需求,确立1—2个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联合国内相关领域的创新资源共建产业技术研究院。以增强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为目标,围绕产业创新发展需求,组织开展工程化、集成化关键技术研究开发,成果以市场化的方式向旗内外企业持续输入,加强人才培养、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示范,促进我旗重点产业快速发展壮大。 

  (十一)优化科研平台布局 

  持续优化亿鼎新型肥料研究开发中心、伊泰化工煤基合成精细化学品研究开发中心、昊华国泰新型煤化工研究开发中心等8处研发实验站点,采取“一站一策”方式,培育建设一批自治区级以上重点研发平台。聚焦国家和自治区市科技发展规划,发挥我旗比较优势,在煤化工、新能源、新材料、生态建设、现代农牧业等领域,大力支持国内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在我旗新建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专家基层科研工作站等研发平台,推动技术研究和科技成果转化。 

  (十二)建设科技成果展示交易中心 

  立足科技成果“展示、交易、转化、产业化”四大功能定位,分两部分建设,展示部分主要为杭锦旗在经济社会发展、科学技术创新等方面取得成果,重点展示园区建设发展历程、企业科研成果及联络高校和科研院所资源力量;交易部分主要为信息谷、路演厅、洽谈室、交易服务区等区域。力争将其建设成为杭锦旗创新成就宣传窗口、创新成果展示舞台、创新要素交易市场和成果转化服务平台。 

  五、组织保障 

  (一)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加强党对科技工作的全面领导,落实党政一把手抓科技创新的主体责任,充分发挥科技创新领导小组统筹协调作用,在战略规划政策制定工作推进上形成一盘棋,真正把科技创新摆到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核心位置促进科技教育产业金融紧密融合,推进创新资源精准配置,实现创新链产业链等多链聚合,形成全面可持续的工作格局 

  (二)完善政策体系 

  建立政策奖补制度,对我旗现有资源进行梳理更新,并汇总形成杭锦旗项目资源一览表,对驻地企业推进科技创新工作实行积分制,年底进行综合评定,用积分兑换政策,积分高者,可享受资源优先分配、平台优先使用、人才优先选送等优惠政策。进一步加大创新政策供给力度,围绕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技术创新与转化、人才引进与培育等方面,不断丰富完善配套政策与实施细则,打好政策组合拳 

  (三)注重金融保障 

  财政科技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不低于1%,确保全社会R&D经费占GDP的比重显著提高,到2025年,达到3%以上,重视R&D经费的全口径统计通过上级科技主管部门拨款、旗级新增预算安排、转贷政府债券等方式,多渠道筹集资金,建立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确保地方R&D经费投入强度等达到全市平均水平线。健全政府引导、企业为主、社会参与的多元化创新投入体系,引导企业、高校院所开展技术创新,逐步提高各类创新主体R&D经费投入水平。 

    

    

    

    

    

    

    

    

   

    

    

    

    

    

    

    

    

    

    

    

    

扫一扫

在手机查看当前页面

主办:杭锦旗人民政府
承办:杭锦旗政务服务局
蒙公网安备 15062502000111号
蒙ICP备17001082号-1
网站标识码:1506250006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