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规划计划  -  历史规划

杭锦旗公路现状及“十一五”规划目标

  公路建设铸就辉煌

  杭锦旗地处鄂尔多斯西北部,北临黄河,南缘毛乌素沙漠,中间横亘着中国第六大沙漠——库布其沙漠。全旗总面积为1.89万平方公里。辖7个苏木乡镇,76个嘎查村,总人口13.2万。由于受自然、历史、经济、思想观念落后等因素的制约,很长一段时间内,杭锦旗公路发展速度一直非常缓慢,全旗县、乡、村公路一直以自然道路为主,1999年初,全往昔黑色路面仅有110国道经过我旗巴拉贡镇境内的20公里,群众出行异常困难,经济发展受到很大制约。从1999年开始,特别是2000—2003年,旗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旗开展了大规模的油路改造工程,公路建设取得辉煌成果,为全旗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截至2006年底,我旗境内已建成黑色化公路里程800公里。

  乡乡通了油路

  近两年来,人们走在杭锦旗的公路上,谈论最多的大概就是杭锦旗的路好走了。与过去的出行条件相比,人们难免都感慨万千。过去全旗走一趟,快也得4—5天甚至一周,现在紧一些甚至可以一天完成,交通条件与1999年前不可同日而语,交通条件的改善,是旗委、政府狠抓公路基础设施建设的结果,也是交通部门懈努力的结果。1999年5月10日,凝聚了全旗职工群众无数心血的穿沙公路油路改建工程全面铺开。10月1日全线竣工并在锡尼镇举行了“穿沙公路全线贯通庆典仪式”,原自治区党委书记刘明祖、自治区政府副主席王占等区、盟领导和全旗3万多人参加了庆典仪式。当年竣工通车的还有109国道杭锦段和阿锡公路。2000年5月份,全长216.5公路的沿河公路主干线——巴杭公路油路改造工程在资金上没有一分钱,技术上地下水位高,地质条件差,地形复杂,施工上筑路材料运距远,无便道,排灌纵横,征地拆迁任务重的条件下,全线开工建设,经过三个春秋的奋战,在克服资金馈以及施工过程中的诸多矛盾和困难后,2002年巴杭公路实现全线贯通,圆了沿河群众世代之梦,沿河四镇一乡实现了通油路。在巴杭公路紧张建设的同时,联接我旗两个工业重镇锡尼镇和巴拉贡镇,改善西部大牧区通行条件的锡登公路2001年开工建设,2003年底,全长158公里的锡公路实现全线通车,老牧区的乡镇实现通油路;2002年,杭锦旗至乌审旗公路的重要一段胜利至科研公路采取引资的方式,由民间资本进行建设,2003年完工交付使用,打通了杭锦旗向南出口。2003年,实现我旗最后一个乡通油路的锡尼镇至阿门其日格公路当年开工,当年建成通车。至此,当时全旗十个苏木乡镇全部实现了通油路。2003年以来又先后建设了道图海子至巴杭线公路,巴音乌素至什拉天棉图公路,塔然高勒至乔家塔公路,乌里图至S215线公路。全旗境内黑色化公路里程总计达800公里,由我旗自行组织建设的县乡道路里程有700公里。与此同时,全旗还建成乡村砂石路400公里。

  “十一五”期间,计划建设高速公路(109国道)1条50公里,建设二级公路1条122.3公里(阿门其日格至独贵特拉运煤专线);建设三级及以下等级公路21条692公里,主要线路有伊乌素至呼和木独三级油路,阿日善工业园区至塔然高勒煤田三级油路,四十里梁至速地沟三级油路及18条通村砂石路。到“十一五”末,打通不通公路的行政村(嘎查)18个,实现乡乡通油路,村村通公路,达到35%的行政嘎查通油路。

扫一扫

在手机查看当前页面

主办:杭锦旗人民政府
承办:杭锦旗政务服务与数据管理局
蒙公网安备 15062502000111号
蒙ICP备17001082号-1
网站标识码:1506250006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