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清洁高效、生态友好为目标,建设国家生态经济与新能源发展示范基地,自治区重要能源化工基地,打造“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发电基地”,打造“现代煤化工产业集群”以及“精细化工产业高地”,打造“西北液化天然气生产及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示范基地”“煤矸石、粉煤灰综合利用创新实验示范基地”。
打造“源网荷储、多能互补”现代能源产业格局
现代煤化工产业集群
推动产业集聚发展,促进跨行业、跨地区优化配置要素资源,推进现代煤化工与电力,石油化工,冶金建材,化纤,盐化工等产业融合发展,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提升资源能源利用效率,近年来,依托120万吨/年精细化学品项目,杭锦旗现代煤化工产业迅速崛起,陆续吸引了涉及空分,二氧化碳回收等10多家上下游配套企业在项目周围落户,集聚带动效应明显,此外,杭锦旗伊泰精细化工项目采用的新一代高效费托合成催化剂具有更高活性、更好运行稳定性和产物分布,属于世界领先的间接液化工艺,为杭锦旗现代煤化工产业发挥后发优势,形成现代煤化工产业集群奠定了坚实基础。
以伊泰稳定轻烃、高熔点费托合成蜡、低芳溶剂、重质液体石蜡、合成润滑剂等年产120万吨精细化学品以及伊泰宁能年产 50万吨费脱烷烃精细分离项目为基础,拓展表面活性剂、医药中间体、印染助剂、电子化学品等中高端精细化工产品,以及合成纤维、合成树脂、合成像胶等高分子材料,丰富精细化学品产品品类,拓展发展精细化工。向下游延伸布局纺织、涂料日化用品、特种建材、生物化工制品等终端产品项目抓住国家日益严厉“限塑令”政策环境下塑料用品转型替换机会,大力发展PLA和PBAT可降解塑料。
依托杭锦旗丰富的太阳能、风能、未利用土地资源和电力消纳优势,以及全市谋划打造的特高压外送通道的输电优势,加快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多能互补的新型电力系统,探索“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路径,壮大“反光氢储”四大产业,推动绿电就地消纳转化以及与现代化工产业的耦合发展。“十四五”期间规划实施约3000万千瓦新能源发电项目,将全力推动国家第一批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和“沙戈荒”大基地项目建设,积极谋划建设一批园区绿色供电项目和风光制氢项目,力争到“十四五”未新能源发电并网规模达到1000万千瓦以上。
目前全国审核通过40家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其中铀矿领域只有1家,中国属于“贫铀国”,而杭旗属于“富铀地区”,重点布局与统筹推进铀煤共采,注重铀煤资源合理有序开发及充分综合利用,争创国家铀煤资源开采及综合利用示范基地。
依托塔然高勒煤矿和蒙能煤矸石电厂,采用“煤电一体化”和“坑口电站”建设模式,十四五期间,煤炭产能达到1000万吨,火电装机200万千瓦。
培育发展绿色建材产业和天然气下游产业
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示范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