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呼和木独镇坚定不移深化机构改革、全面提高行政效能,通过优化职能配置、数字赋能基层治理,进一步强化工作举措、纠治形式主义,切实提升行政效率,让群众“高效办成一件事”。
一、优化职能配置,深化机构改革
今年以来,呼和木独镇深入贯彻机构改革要求,着力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一是理清赋权事项。根据内蒙古自治区赋权乡镇的行政执法事项,编制了呼和木独镇行政执法事项权力清单,进一步明确了综合行政执法队行政处罚权范围并进行公开公示。二是精简机构设置。依据各部门运行实际,科学划分政府内设机构和二级事业单位,将原有6个党政内设机构精简为4个。三是理顺职能职责。按照“一类事项原则上由一个部门统筹、一件事情原则上由一个部门负责”的要求,将统计、交通、住建等相关职责整合纳入经济发展和建设办公室,将民政、信访、教体等相关职责整合纳入社会治理办公室,着力解决科室权责边界不清、职责交叉重叠等问题。确保政府机构设置更加完善,运行管理更加高效。
二、建设数字乡村,赋能基层治理
我镇抢抓“数字乡村”建设机遇,推进乡村振兴数字服务平台建设工作。通过数字乡村为基层治理赋能,一是充分发挥数字乡村平台的数据采集功能,通过摄像头、智能手环等辅助设备的收集与分析,了解嘎查村农牧民的实际需求,让老年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足不出户,实现网格员、包村干部和志愿者上门代办。二是破解群众办事难、流程长、材料多、成本高的问题,通过“云上呼镇”小程序,整合惠农惠牧政策,精选居民常用生活服务内容,方便群众查询政策,事前了解办事所需材料,让办事群众更加“胸有成竹”;减少重复问询,反复准备和多次跑腿的情况,真正实现“高效办成一件事”。三是为矛盾纠纷前置化解调处奠定坚实基础,通过开通“民意直达”板块,让民意和诉求一键直达办事部门,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在基层。下一步,我镇将继续把信息化建设作为关键来抓,下决心打破“信息壁垒”,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通过打造基层“根数据库”,实现一表通用、多方共享,让基层干部群众从名目繁多的信息系统中解脱出来,着力以数字化服务赋能基层治理,促进基层政务服务走向高效化、精细化、数字化,更好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三、坚持需求导向,纠治形式主义
一是结合“基层减负”等相关工作,严防套路化、表面化的形式工作。让包村干部、网格员从形式主义和纸上考核的琐事中跳出来,将更多时间投入到为人民群众办实事、为乡村振兴谋发展上。二是深化“两优”专项行动。结合工作实际,合理缩短办事时限、精简办理所需材料,嘎查村里能办结或代办的绝不让村民往镇里跑,1天能办好的绝不拖到第2天。通过在嘎查村成立基层医保服务点、代办点等措施,只要准备好所需的证件材料,村民到党群服务中心就能一次性办理医保、临时救助和低保等事项。三是拓展服务范围,解决群众关切问题。对于群众反映强烈的服务窗口难以现金缴费等民生问题,迅速对接相关部门,通过打印凭证佐证,开展帮办代办服务,进一步完善医疗、社会保险服务窗口收费形式管理制度。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以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为牵引,提高政务服务水平”我镇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进一步优化服务举措,强化数字赋能,在优化营商环境、拓展便民服务等更多领域更大范围实现“高效办成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