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时政要闻  -  基层动态

刘新福的致富新路径:靠“苦菜”住进新房子,过上甜日子

  初冬时节,路边光秃秃的树木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然而,在杭锦旗呼和木独镇大套子村刘新福家的大棚里,一株株苦菜却生长得格外旺盛,刘新福正带着几名工人将一株株苦菜从地里挖出装进袋子,为第二天销售苦菜做着准备。
  “我这个大棚占地一亩左右,一茬大概能产700多斤的苦菜,市场一斤的价格在13元,除去工人工资,卖完这一亩苦菜我能赚6000元。”刘新福高兴地说。
  在和刘新福的交谈中得知,2017年,他老伴儿查出了结肠癌,为了更好照顾术后的老伴儿,他毅然回到了家乡。面对高昂的医疗费还又失去了经济来源,在双重压力下,刘新福被认定为生活困难户。他摩挲着自己粗糙的手掌告诉记者,他不想服输,在困难没有降临之前,他能靠自己的双手让家人过上好日子,就算困难降临了,他依旧可以。
  天蒙蒙亮,朝阳的第一缕阳光洒在了刘新福的大院,院里不仅可以看到随处溜达的鸡和大雁,在搭好的棚子里还养着一群羊,还有2头猪。刘新福像往常一样早起,喂猪、喂羊,然后给家里人泡好一壶苦菜茶。
  刘新福告诉记者,他是给老伴儿治病过程中,从老中医那里得知常吃苦菜可以起到辅助治疗效果,于是每天早上都会去挖苦菜,现今自己种苦菜了,只需要给老伴儿泡一壶晾制好的苦菜茶就行了,要想吃新鲜苦菜,大棚里到处都是。
  “‘大套子村好地方,苦菜窝窝苦菜汤’,这是多少年来这儿所有人都知道的顺口溜,这个地方就盛产苦菜,是很常见的野菜”。刘新福说,“大棚种苦菜是我儿子的提议,他告诉我,苦菜营养价值高,城里人很喜欢吃苦菜,但是却很难挖到,平时餐厅一小盘苦菜就二十几块钱,咱们可以自己尝试种植苦菜,然后出售。”
  吃过午饭,刘新福带着记者走进他家的大棚,指着大棚里绿油油的苦菜,开心地给我讲道。刚种苦菜,他自己先是收集苦菜籽儿,然后在镇里帮忙盖的大棚里试种了5分地的苦菜。刚开始种,效果并不好,杂草和苦菜各长一半,产量很低,只够家里人自己吃。不想放弃的刘新福开始研究起苦菜的生长习性,终于在他的长期坚持下,苦菜的产量越来越高,不仅满足家里人吃还能向杭锦旗、临河、康巴什等周边地区出售。
  “刚开始我们找不上销路,只能卖给周边一些小餐馆,后来我儿子刘园也回来帮忙了,到底是年轻人,有想法也有魄力,很快就找到了销售渠道,现在每次都是一二百斤的向外批发。”刘新福看着地里的苦菜,脸上的笑容愈加灿烂。
  因为大棚种植苦菜的收入很不错,刘新福父子俩便萌生出了延伸产业链的想法。随着种植技术的成熟和经验的积累,现在他们已经种植了6亩苦菜,每亩的产量都很喜人。
  “大棚种植苦菜,一年可以产8茬,每茬在500斤—1000斤左右,现在每年出售鲜苦菜三茬,一年能有十万元的纯收入。产量上去了,我也在积极地扩展销售渠道,去年依托快手直播卖了200斤,合计2600元,虽然不多,但这是一个新的尝试,我相信以后会越来越好的。”刘园提着要销往饭店的苦菜,心里谋划着未来苦菜种植产业的发展蓝图。
  跟着刘新福的脚步,转了几个大棚,查看苦菜长势、浇水、施肥,不知不觉,太阳已经快要落山了。我们和刘新福围桌而坐,继续听着刘新福的故事……
  苦菜分为两种,一种是新鲜的苦菜,一种是经过加工后的苦菜。“新鲜苦菜中加入少许盐和醋,也可以放点芝麻、杏仁,小米椒等佐料,就成了凉拌苦菜。”对于苦菜的研究,刘新福总有说不完的话,苦菜无论是从药用、食用、代茶泡饮,苦菜都是对人体十分有益的产品。加工后的苦菜可以制作成苦菜茶、苦菜丸,或者是研磨成苦菜粉。最宝贵的是苦菜根,加入清水反复煎熬可以制作成苦菜膏,营养价值极高,对治疗糖尿病有非常显著的作用。
  从2017年试种苦菜到现在,刘新福父子对苦菜的研究已经用了五年时间,五年的时间让他们从生活困难户,发展成了现在的致富带头人。种植苦菜这个产业的美好前景,还吸引了同村伙伴宋小军的加入,让大套子村的苦菜种植从6亩,变成了68亩,每到采摘旺季,预计为大套子村提供就业岗位30个,让乡亲们在农忙之余还有额外的收入。
  “对于种植加工苦菜的前景,我们还是很有信心的。如今正好赶上了乡村振兴好政策,我们要把这个产业做大,做好。预计明年会建一个苦菜加工厂,完善产业链,提高苦菜的附加值,让我们大套子村的苦菜走出去。”刘园开心地说,同时也希望有更多的村民参与苦菜种植,大家力争抱团发展,共同致富。

  

扫一扫

在手机查看当前页面

主办:杭锦旗人民政府
承办:杭锦旗政务服务与数据管理局
蒙公网安备 15062502000111号
蒙ICP备17001082号-1
网站标识码:1506250006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