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维护辖区安全稳定,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吉日嘎朗图司法所“对症下药”,以促进邻里和谐为着力点,以防范化解邻里纠纷为重点,通过扎实开展大走访、大排查、大化解工作,从“小”字入手,帮小忙、化小怨、解小难,以“小安”聚“大安”,充分发挥好人民调解工作的“第一道防线”作用,有效整合各类调解资源,不断拓展调解手段方法,走出了适合当地的调解“新路子”。
以“法”为基,普法要先行。在我所调解的案件中,小学文化程度以下的人占很大比例,法律知识缺乏,不会使用法律手段解决矛盾纠纷,往往比较容易感情用事,以暴制暴、行凶伤人。为增强辖区群众的法律意识,我所广泛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通过每月民生集市“摆摊送法”、乌兰牧骑演出队表演法治节目、上门送法、法律六进等丰富多彩的普法活动,让村民们学法、知法、守法,依法约束自己的行为,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使人民群众面对矛盾纠纷时能够及时准确地找到调解组织,理性冷静地采取合法手段有效化解矛盾纠纷。
以“预”为先,消灭在萌芽。农村邻里纠纷具有多发性、隐蔽性、易反复性等特点。对此,吉日嘎朗图司法所为最大限度地将基层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坚持抓早抓小抓了,立足预测、预警、预防,做实、做细、做好主动防范工作,定期开展矛盾纠纷定期排查、常态研判、综合化解等工作,并通过联合镇派出所、法庭、综治中心等统筹基层政法力量及时开展调查、调处,确保第一时间定分止争。
以“情”为主,心结要融解。邻里矛盾的产生往往源于双方因利益我行我素,解决的过程中又出口伤人、互不相让,天长日久,导致怨深难返,事态不断扩大升级。为使矛盾纠纷一次解决、彻底解决,吉日嘎朗图司法所探索建立“一站式”法律服务平台,“一揽子”解决群众矛盾,创新“三会”,让矛盾纠纷化解到位。一是邻里“凳凳会”,找相熟的村里人和村长等通过劝解,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以感情基础打动纠纷各方,引导他们换位思考,用感情融化、稀释、冲淡矛盾心理,退一步海阔天空;二是村头“评理会”,找乡贤、调解员、志愿者等通过个别谈心,召开会议的方式,说理、评理、辩理,使纠纷各方分清对错,明辨是非;三是联合“座谈会”,找派出所、法庭、乡政府等多方共同参与,通过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调查取证,弄清基本事实,再分析事实,讲解法律知识,让矛盾双方了解自身的权利与义务,调整自身的心态和解决纠纷的底线,积极履行法律确定的义务。
邻里和睦促和谐,共享幸福好生活。吉日嘎朗图司法所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在总结中提升能力,在与村民一次次“心与心”的碰撞中,走出了邻里纠纷化解的“新路子”。未来,吉日嘎朗图司法所将继续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精神,继续探索创新推进吉镇法治建设的“好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