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时政要闻  -  图片新闻

锦绣杭锦·风物 | 草原上的“志愿红”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更是杭锦旗打好翻身仗的关键之年。为进一步凝心聚力、振奋精神、鼓舞干劲,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杭锦新篇章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杭锦旗融媒体中心分专题、分批次、分层次组织集中采访,深入宣传杭锦旗高质量发展的新举措、新成效、新亮点,全方位展现杭锦大地万千气象。
  “锦新闻”微信公众号开设“锦绣杭锦”专栏,推出“锦绣杭锦·风光”“锦绣杭锦·风情”“锦绣杭锦·风味”“锦绣杭锦·风景”“锦绣杭锦·风物”“锦绣杭锦·风貌”系列报道,我们将以笔为梭、以情为线,探秘自然瑰宝,对话文化传承,见证奋斗足迹。
  今天推出第四期《锦绣杭锦·风物|草原上的“志愿红”》。
  牧区少闲月,夏初人更忙。天气逐渐炎热,又到了给羊儿脱去毛绒“大衣”的季节。早在剪羊毛季到来前一个月,杭锦旗锡尼镇夭斯图嘎查“教育实践流动服务队”的队员们便挨家挨户走访摸排,早已摸清了嘎查的“底细”。 
  他们手持笔记本,详细记录着每一户的情况:谁家羊多,需要更多人手支援;谁家劳动力缺乏,剪羊毛进度困难……在服务队队长宝迪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标注着各户需求,形成一张清晰的“帮扶地图”。 

  

  5月28日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在草原上,流动服务队便来到了牧户白万和家。一时间,羊棚里响起此起彼伏的“咩咩”声与剪刀的咔嚓声。队员们干劲十足,分工明确,抓羊、剪羊毛、抓羊绒,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小小的羊圈一时间被热火朝天的劳动氛围所笼罩。

  有着10年养殖经验的村干部李振平,正用膝盖轻轻抵住羊的肩胛,手中的羊毛剪如灵动的燕子,顺着羊毛纹理游走,不到五分钟,一张完整的羊毛毯便平铺在草地上。“遇到打结的地方别硬扯,用梳子慢慢理顺。”李振平手把手指导今年新加入服务队的党员裴越。一阵挥动过后,一堆堆羊毛顺着剪刀而下,40多只羊褪去了它们的“厚袄”,换上了凉爽的“夏装”。
 
  白万和家有130多只羊、30亩地。2022年秋天,妻子张文英被确诊患脑瘤,长期的治疗让她难以再分担农活。照顾家庭、打理牧场农田的重担一下子全压在了白万和一人肩上。服务队走访摸排时了解到他家困境,便主动伸出援手。自此,每个农忙的日子,白万和家的牧场和田地总会出现那抹温暖的“志愿红”。正午时分,为服务队的队员们斟满热腾腾的咸奶茶,白万和笑着说:“多亏了你们这些好帮手!要是只靠我一个人,这130多只羊的剪毛进度根本赶不上,一旦错过最佳时机,羊受热生病不说,羊毛品质也得大打折扣,损失可就大了。你们一来,我这心里就像吃了定心丸,特别踏实!”
 
  回望2022年夭斯图嘎查“教育实践流动服务队”刚成立时,只是一个由8名村干部、驻村工作队员和包联单位党员组成的小型团队,在草原上默默耕耘。谁能想到,历经三年的时光,队伍如今已壮大至25人,成员构成也更加丰富——越来越多的普通牧民主动穿上红马甲,带着一腔热情,奔走在乡亲们的牧场里。
  谈起成立服务队的初心,宝迪感慨道:“服务队的成立就是秉持帮助乡亲们的初心,让咱草原上的农牧民干农活儿有人帮。现在,志愿者们的参与热情都很高,纷纷走到田间地头,争当农牧民的好帮手。此外,还有很多新加入的农牧民,农闲之余他们也会帮着其他人干活。咱们这支队伍会一直带着这份热乎劲儿,去帮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在劳动之余,服务队成员与农牧民坐在一起拉家常、聊生活、话民生。他们向农牧民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需求与急难愁盼问题,用实际行动拉近了党员干部与农牧民之间的距离。
  夭斯图嘎查“教育实践流动服务队”用汗水和热情诠释了奉献精神,他们的身影成为草原上一道温暖而亮丽的风景线。未来,这支队伍将继续深入农牧区,开展更多贴近民生的帮扶活动,让志愿之花在广袤的草原上绚丽绽放,为草原的发展和农牧民的幸福生活贡献更多的力量。

 

扫一扫

在手机查看当前页面

主办:杭锦旗人民政府
承办:杭锦旗政务服务与数据管理局
蒙公网安备 15062502000111号
蒙ICP备17001082号-1
网站标识码:1506250006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