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信息公开  -  政府公报  -  2021年  -  第八期  -  本级发文

杭锦旗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杭锦旗创建2021-2023年度“内蒙古自治区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工作方案》的通知

   
  杭政发〔2021〕167号
各园区管委会,各苏木人民政府,旗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各企事业单位:
  经旗政府研究同意,现将《杭锦旗创建2021-2023年度“内蒙古自治区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工作实际,抓好贯彻落实。
  杭锦旗人民政府
  2021年8月6日
  杭锦旗创建2021-2023年度“内蒙古自治区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优秀民族民间文化艺术更好融入社会、融入民众、融入生活,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充分展示杭锦旗深厚的文化底蕴,根据《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关于做好2021-2023年度“全区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推荐申报工作的通知》(内文旅办字〔2021〕58号)要求,申报杭锦旗为“内蒙古自治区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一、总体思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速推进民族特色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保护、传承和发展,深入挖掘杭锦文化内涵,充分发挥杭锦文化资源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以创建2021-2023年“内蒙古自治区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为契机,以古如歌为代表,加大政策扶持、加强场馆建设、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通过文化建设大力弘扬“解放思想、敢为人先、艰苦奋斗、不屈不挠”的穿沙精神和“守望相助、百折不挠、科学创新、绿富同兴”的库布其精神,坚定文化自信,不断推进杭锦文化事业繁荣发展。
  (一)提取古如歌文化当代价值,弘扬黄河文化,为黄河高质量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古如歌文化的主要传承者分布于沿黄一带,黄河是一条会唱歌的河,九曲十八弯,声腔不变,婉转入云霄,歌还是那些老歌......却换了一茬又一茬新人在唱,歌声依然飘在黄河的波浪上。古如歌作为千年老歌历经岁月洗礼,被选入以天为幕,以地为席的古代大自然宫廷里传唱而且至今仍被传唱,背后隐藏着与大自然和谐共处、天地人和的理念,也蕴含着很多历史及当代价值。古如歌为首的其它非物质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研究,开展高水准的文化论坛,深挖文化内涵,提取当代价值,进而弘扬黄河文化,为黄河高质量发展提供更深层的文化价值和社会经济价值。
  (二)推动古如歌文化传承,提升城乡文明程度。古如歌是内涵丰富的一种民歌,在演唱过程中,传递着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保护地球的正能量。通过开展各种培训及活动,扩大文化对群众的影响力,让歌曲净化群众心灵,提高全民素质,进一步守好“国家文明县城”的荣誉,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唱响中国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的主旋律,推进各族群众团结一致,共同守好祖国北疆美丽风景。
  (三)将文化建设融入乡村振兴发展体系,通过文化基地或园区建设带动百姓走上致富之路。在杭锦穿沙精神及库布其精神的熏陶下,鼓励“百花齐放”,让全旗各地,特别是广大农村牧区结合自身文化优势培育万里赏葵花、草原野牛、万马奔腾等农耕文化以及马文化、游牧文化等不同的特色的文化来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支持全民参与产业发展体系,走文化致富之路。
  (四)加强古如歌品牌建设,挖掘文化资源社会及经济价值。文化底蕴是旅游产业的灵魂和源泉,要推进构建现代旅游业体系,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提升旅游景区和度假区文化品质,打造文化特色鲜明的古如歌文化之乡,发展乡村旅游、黄河几字弯旅游等。做好打造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等建设的基础工作,同时,打造精品演艺产品及古如歌系列衍生品,借助古如歌宣传将相关产品一并推向世界,让全人类共享文化资源的同时,推进扩大地方文化产业规模推动地方发展。让旅游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和途径,走出多元化、个性化、有突出特征的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之路。
  (五)建立古如歌专业演员团队,发展演艺产业。通过各种培训吸纳年轻的专业演员加入古如歌团队,走传统与创新两条发展之路,专业演员在保持传统的基础上创新发展,打造精品演艺产品,推向国内外演出市场,地方百姓为主的演出团队保留古如歌传统唱法,进一步做好传承工作的同时满足我旗镇区三所影剧院及黄河南岸乡村级古如歌剧院的演出需求,完成高质量的主场演出任务。
  (六)坚持发展“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打造地域特色的生态与艺术、绿色与文化完美融合的水生态旅游景区。我旗在治理沙漠方面有丰富经验,目前把黄河水引入库布其沙漠形成千岛湖——水生态引起中央媒体的高度关注,我旗在保持水生态原状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度挖掘古如歌文化,让生态治理成果与艺术的精髓高度融合起来,打造自然生态+原生态古如歌的独一无二的水生态景区,为内蒙古古如歌艺术之乡奠定基础。
  二、重要举措
  (一)强化文化服务。加大支持力度,通过开展各类文化演绎、文化辅导、文化宣传、文化进校园及进社区等活动,确保年均开展文化活动场次不低于200场次,让全民参与古如歌艺术之乡创建活动,提升古如歌在全旗群众的知晓率和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
  (二)强化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以地方财政扶持、龙头企业引领、注入外来资金、优化营商环境、拉动社会资金等多种措施,建设文化生态保护区1个。
  (三)推进文旅融合发展。将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纳入全旗文化旅游发展纲要,系统性、针对性的推进古如歌艺术之乡工作。
  (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高效利用现有古如歌场馆,实施古如歌文化传承基地建设及非遗馆建设项目。
  (五)深挖杭锦文化内涵。挖掘黄河文化,做好黄河公园建设、拟定沿黄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方案。
  三、保障措施
  (一)健全工作机制。组织协调各相关部门,成立创建“内蒙古自治区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工作领导组,强化统筹协调,健全工作机制,加强督促检查,注重研究分析,全力推进创建工作有序开展。
  (二)注重规划引领。文旅部门要牵头组织编制“内蒙古自治区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创建方案,理清思路,明确重点,措施得当、推进有序。
  (三)加大政策支持。划拨经费用于古如歌及相关文化和产业项目研究、人才培养等基础保障性工作,确保创建工作顺利实施。同时,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支持杭锦文化发展,共同促进杭锦文化事业繁荣兴盛。

扫一扫

在手机查看当前页面

主办:杭锦旗人民政府
承办:杭锦旗政务服务与数据管理局
蒙公网安备 15062502000111号
蒙ICP备17001082号-1
网站标识码:1506250006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