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救助主动化。通过微信群建立临时救助信息共享平台,推进救助信息聚合。各嘎查村(向阳社区)的相关工作人员及社会各界人士随时发现因病、因灾、因学、意外事故等急需救助的家庭,在微信平台共享后,工作人员第一时间主动联系了解详细信息,核实情况后开展救助,最大限度确保“应救尽救”。
实现程序便捷化。为简化救助程序,增强救助时效性。对重特大疾病以及非重特大疾病的其他白血病、癌症等医疗费用支出巨大,需持续治疗的重病患者,采取“一次审批、分阶段救助”的程序进行救助。患者因后期需长期治疗,费用较大的,再次申请时,通过提供最新花费票据等相关证明材料直接实施救助,最大限度发挥临时救助应急、过渡、衔接、补充的制度作用。
实现监测动态化。为做好低收入人口的摸排、监测、动态管理工作,一是对已经纳入低保或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范围的低收入人口,做好动态管理和监测预警工作;二是积极与乡村振兴部门对接,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与低保、特困人员进行信息比对,做好摸底排查工作;三是由各嘎查村(向阳社区)摸排上报,及时将低收入人口录入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通过基层上报、信息比对、主动摸排等方式逐步建立完善动态调整的低收入人口信息库,一旦发现需要救助的低收入困难群众,及时给予帮扶救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