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是党和政府作出的郑重承诺,也是每位资助工作者坚守的初心使命。近年来,杭锦旗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资助育人功能的延续性和衔接性,以精准资助为基础,以扶智强志为支撑,以赋能筑梦为核心,以蓄势反哺为目标,促进资助育人良性循环,用鄂尔多斯杭锦温度推进“暖城助学 筑梦未来”资助育人品牌创建,为学生全面成长成才提供强力支撑,切实让老百姓感受到了党和国家教育惠民政策的温暖,暖心资助育人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一、落实学生资助“四规范”。规范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并落实学生资助政策实施细则、资助资金管理办法、国家资助、校内资助和社会资助实施细则等各项资助工作制度。规范信息核查。坚持做到线上比对与线下核查、日常抽查与专项督查、部门监督与社会监督等“三个结合”。每学期线上系统比对资助信息50余条,线下将学校资助工作与督导评估挂钩,每年深入学校4次实地核查,激活考核评价。规范工作程序。严格把好申请关、审核关、公示关和发放关等“四关”,确保申请对象信息准确性、材料完整性和程序规范性,确保资助对象认定及资金发放更加精准。规范队伍建设。着力打造“学习型、创新型、专业型、服务型、法治型、效能型、廉洁型”的学生资助工作队伍。2023-2024年,采取逐级培训的方式,参加市级层面培训2次,组织旗级层面培训3次,参与人次达240人次,实现了人员全覆盖。
二、织牢学生资助“保障网”。建成以国家资助为主导,学校及社会资助为补充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逐步形成以财政投入为主、学校和社会资金为重要补充的经费筹措渠道。发挥国家资助主导作用。资助政策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所有学段全覆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覆盖。近年来累计发放“助、免、补”资助资金5566.2万元,受益学生(幼儿)2834万人次。调动学校社会广泛参与。近年来,积极争取光彩助学、蓝图海洋公益、滋蕙计划、励耕计划、朗朗基金会等公益资助项目38.65万元;接受伊泰集团、鄂尔多斯市融媒体中心、杭锦旗残疾人联合会等企事业单位爱心善款1539.92万元。扎实开展生源地助学贷款,并督促各地做好贷后管理工作。2023年,办理大学生生源地助学贷款276人,贷款资金302.99元。
三、激发资助育人“新动能”。通过印发宣传资料、公示栏、新媒体等多种渠道,强化政策宣传,累计印发宣传册3.5万余份。通过延伸资助触角,助力乡村振兴,将暖心资助政策向乡镇和交通不发达地区深入,2023年至今累计走访慰问了90余户。以活动为平台,以诚信、感恩、励志为主题,学校、幼儿园积极开展“诚信·感恩·励志”“助学·筑梦·铸人”等为主题的诚信、感恩教育活动。
暖心资助,筑梦前行。学生资助工作是一项保障教育公平的重要民生工程、暖心工程。杭锦旗教体局将永守初心,砥砺前行,把惠民暖心工程进行到底,为鄂尔多斯市“暖城助学,筑梦未来”品牌奉献杭锦资助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