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依据
为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耕地保护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严格保护耕地的决策部署,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和粮食安全底线,引导全旗广大干部群众提高保护耕地的自觉性和责任感,营造全社会关注耕地保护、参与耕地保护的良好氛围,强化耕地保护宣传工作。结合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二、活动时间
以全国“土地日”为契机,采取多渠道、多样化宣传形式,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
三、活动主题
按照在杭锦旗打造耕地保护宣传试点相关要求,积极探索推行耕地保护“1+N”工作模式,实行“耕地保护+田长制+网格化+”方式,全面推行耕地保护“田长制”,划分网格,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无缝对接、全面覆盖、责任到人”的原则,推动耕地保护监管关口前移,触角向下延伸,做到耕地保护监管不留死角、不留盲区。教育引导干部群众充分认识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的重要意义,推动社会各界广泛支持、主动参与、共同管理,营造全民参与耕地保护的良好社会氛围。
四、主要内容
(一)落实一批政策要求,坚决扛牢政治责任。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耕地保护的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纳入各苏木镇、各部门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内容,积极落实一批中央、自治区和市关于耕地保护的重要部署和政策要求。全旗各级党组织要带领党员同志深入学习领悟耕地保护的重要意义,自觉落实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
(二)制定一批新制度、新机制,推动工作高效落实。相继印发《杭锦旗耕地保护田长制实施方案》(杭政办发〔2024〕54号)、《杭锦旗进一步加强耕地保护工作实施方案》(杭政办发〔2024〕55号)、《杭锦旗2024年耕地保护宣传工作方案》(杭政办发〔2024〕62号),通过建立多级田长制和三级网格化管理体系,明确有关部门在耕地保护监管工作中的职责,并搭建“耕保大数据监控平台”,率先实现“数字化”耕地保护全流程监管新模式,形成“人防+技防、田长+执法”模式,从源头管控永久基本农田“非农化”与耕地“非粮化”现象发生。
(三)挖掘一批典型亮点,积极营造浓厚氛围。各苏木镇要建立“制定计划、建强队伍、培训提升、规范宣讲、培育品牌、总结推广、媒体宣传”的工作机制,形成“一个苏木镇一个示范亮点、一个嘎查村一个特色做法”的工作格局,推出耕地保护工作品牌,推广特色农耕文化。
(四)推出一批示范样板,切实提高宣传质效。依托苏木镇行政辖区内大型耕地保护项目,统一制作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耕地保护重要批示讲话、耕地保护政策宣传、三级耕地保护责任组织机构和职责等宣传图板。以示范点为中心,辐射带动周边苏木镇。
(五)打造一批宣传场所,不断丰富宣传载体。通过打造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主题公园,将耕地保护宣传内容贯穿沿线和节点处设立宣传栏、标识牌、文化墙等载体,彰显示范公园的耕地文化内涵,形象生动地宣传阐释耕地保护工作的意义。因地制宜,精心策划,打造耕地保护宣传主题一条街,在路灯下设置耕地保护宣传标语,全方位展示耕地保护的重要性。
(六)开展一批宣传活动,增强耕地保护意识。结合“4.22地球日”“6.25土地日”宣传周,以多种形式,深入田间地头全方位开展宣传活动,通过设立咨询台、摆放宣传展板、悬挂横幅、发放宣传册、宣传单等方式,向群众讲解耕地保护相关知识;会同有关单位深入各个嘎查村,宣讲耕地保护政策、法律条款,营造全社会耕地保护的浓厚氛围。
(七)培养一批优秀宣讲员,加强宣传队伍建设。各苏木镇要发挥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基层宣传思想文化阵地作用,从苏木镇干部、业务骨干、村委成员、支部党员、居民骨干或田长中精心挑选出“有文化、有责任、有声望、有热心”的人选,建立起一支思想政治素质好、理论实践水平高、活动表达能力强的宣讲队伍。要组织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耕地保护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邀请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对耕地保护、杜绝违法建设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等内容进行专题培训,切实提升宣讲理论水平。定期开展观摩示范、专家指导、经验交流、演讲训练等活动从更高层次上提升宣讲员的业务水平。
(八)评选一批先进典型,充分发挥模范作用。为充分展现新时期耕地保护工作的精神风貌,激励引导耕地保护工作者在耕地保护工作中做出的突出贡献,选评一批以能够坚守耕地保护红线为第一职责任务,认真贯彻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在推进耕地保护“田长制”“网格化”以及耕地“非农化” “非粮化”整治和落实耕地占补平衡等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先进单位和先锋模范。同时将先进人物表彰和耕地保护宣传结合起来,广泛开展学习宣传活动。
五、宣传方式
(一)重点宣传。将全旗各级干部和各嘎查村干部列为重点宣传对象,通过专题讲座等方式,及时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严格耕地保护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解读上级部门工作部署和耕地保护相关政策法规,提升基层干部对严格保护耕地极端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强化耕地保护意识和履职担当。发挥好基层党支部在耕地保护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干部带动广大农牧民群众主动参与到耕地保护工作中来,形成“耕地保护,人人有责”的良好局面,切实解决耕地力保护的根源性问题。
(二)线下宣传。在城镇主要街道、办公楼、公共场所、永久基本农田、耕地周边、嘎查村便民服务中心等地张贴悬挂耕地保护宣传标语,设立一批永久性固定宣传标语牌。在永久基本农田集中区、道路醒目位置竖立永久基本农田标识牌。利用单位、苏木镇、村(嘎查)LED屏幕和户外公益广告屏、“村村响”村级广播站等,滚动播放耕地保护宣传标语、宣传图片或播放耕地保护宣传片;结合“42·2 地球日” “5·12 防灾减灾日”“6·25土地日”“8·29测绘宣传日”“12·4 宪法宣传日”等节日开展宣传活动,发放耕地保护相关政策宣传手册、倡议书,及各类印有耕地保护政策的小纪念品、手提袋等。
(三)线上宣传。通过“杭锦之窗”门户网站等主流媒体、微信公众号、手机APP等新型媒体,投放耕地保护公益广告,录制耕地保护短视频,广泛宣传耕地保护法律法规政策和保护耕地知识。
(四)警示宣传。选取查处的违法占用耕地典型案例,通过媒体及时给予曝光,起到以一儆百的警示教育作用。
源文件:杭锦旗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杭锦旗2024年耕地保护宣传工作方案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