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走进杭锦  -  招商引资  -  产业优势

天保工程二十载 谱写绿色杭锦梦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巴彦淖尔市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在全旗范围内引发热烈反响,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让杭锦儿女倍感亲切、倍受鼓舞。

  从曾经的“死亡之海”到如今的“沙漠绿洲”,经过近30年的嬗变,如今,库布齐已是绿意盎然、树影婆娑......“杭锦发布”推出系列报道《牢记殷殷嘱托 不负切切期望》,让我们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勇担使命,不畏艰辛,久久为功,努力创造新时代中国防沙治沙新奇迹,把祖国北疆这道万里绿色屏障构筑得更加牢固,在建设美丽中国上取得更大成就。

  今天推出第三篇:《天保工程二十载 谱写绿色杭锦梦》

 

  杭锦旗位于鄂尔多斯高原西北部,总面积1.89万平方公里,中国第七大沙漠库布齐沙漠横亘东西,占杭锦旗总面积的52.2%,沙漠化和潜在沙漠化面积占总土地面积的70%以上。近年来,杭锦旗把生态建设摆在经济建设、社会建设的大局中统筹谋划、协调推进,逐步走出了一条生态保护与建设同步、治理与开发并举、脱贫与致富共赢的新路子。

  初夏时节,走进曾被称为“死亡之海”的库布齐沙漠,赫然映入眼帘的不再是一望无垠的沙漠,还有满目葱绿、翠色欲滴。沙漠中,杨柴、花棒、柠条展现出勃勃生机。 

  回想20多年前,这里曾是不毛之地,寸草不生;如今,静谧的沙漠,鲜活的新绿,一沙一草,如诗如画;绿进沙退,山河巨变,这无不见证着杭锦旗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实施20年来发生的巨变和取得的显著成就,沙区人的绿色梦,已然就在眼前。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于2000年在杭锦旗启动实施,工程启动之初,杭锦旗落实森林管护面积127万亩。2006年又将亟待管护的9万亩林地也列入了管护范围,新增护林员18人。2000年至2010年这10年间,完成公益林建设140万亩,其中飞播造林115万亩、封山(沙)育林25万亩。在加快绿化步伐的同时,杭锦旗全面停止了天然林的商品性采伐,有效地保护了森林资源,森林面积从201.8万亩增加到372.25万亩,净增170.45万亩;森林覆盖率从7.3%增加到13.4%,净增6.1个百分点,实现了森林面积和覆盖率同步增长。

  “我们飞播造林实施的地块大多处在库布齐沙漠腹地的远沙大沙区,施工条件差,施工难度大,植物生长条件也非常恶劣。”杭锦旗林业和草原局自然保护区和天然林保护站站长那顺吉日格拉说道,“这不仅需要吃苦、流汗的精神,更需要科学的探索,20年间,一代代技术人员在反复的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调整,不断创新,总结出了一套适合当地的造林技术,终于在‘生命的禁区’撒下一颗颗绿色的种子,成就了一片片沙漠绿洲。”

  20多年间,累计完成公益林建设任务231.19万亩,其中飞播造林188万亩,封山(沙)育林33.5万亩,人工造林9.69万亩,完成投资18146.8万元,森林覆盖率达16.25%,落实森林管护面积457.38万亩。

  天保工程二十载,工程区林草植被的迅速恢复使森林生态系统得到有效恢复,水土流失面积大幅度下降,以沙尘暴为代表的风沙危害明显减少,地表水源涵养明显增加,气候条件改观,生物多样性明显增加,项目区内獾、野兔、野鸡等野生动物数量明显增多,水肥草美的湿地,再现蓑羽鹤、短趾百灵、雁鸭、赤狐等野生动物踪影,野生动植物的种类、种群和数量逐年上升;沙冬青、四合木、绵刺、蒙古扁桃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种群数量明显增加,植物生长环境得到有效改善,植被覆盖度和林草覆盖率逐年增长。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内蒙古巴彦淖尔考察时强调,“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深入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事关我国生态安全、事关强国建设、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崇高事业。要勇担使命、不畏艰辛、久久为功,努力创造新时代中国防沙治沙新奇迹,把祖国北疆这道万里绿色屏障构筑得更加牢固,在建设美丽中国上取得更大成就。”亲切关怀温暖人心,殷殷嘱托催人奋进。一届接一届党委政府、一代又一代的沙区人民,以超乎想象的信念和意志与沙漠斗争,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筑牢我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努力创造新时代中国防沙治沙新奇迹

扫一扫

在手机查看当前页面

主办:杭锦旗人民政府
承办:杭锦旗政务服务与数据管理局
蒙公网安备 15062502000111号
蒙ICP备17001082号-1
网站标识码:1506250006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