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时政要闻  -  基层动态

开年开工开跑 | 沙海追“光”记:从漫漫黄沙到光伏“蓝海”

  “我种了一辈子地,之前根本不敢想,在沙漠里还能种出西红柿!”61岁的村民温茂盛感慨地对记者说。

  “我在光伏板下种了两年西红柿,光伏板能反光遮荫、减少水分蒸发,种出的柿子口感沙、味道好、产量高。除了柿子,我还种了籽瓜和板蓝根,再加上就近打工,一年有十来万的收入。”说到这儿,他一脸的满足。
  温茂盛所在的鄂尔多斯市杭锦旗独贵塔拉镇永兴村,是蒙西基地库布其200万千瓦光伏治沙项目区。光伏板不但可以发电,还有固沙、种植养殖等附加效益。在光伏企业入驻当地建成“光谷基地”后,这里实现了生态、生产、生活多赢。
  蒙西基地库布其200万千瓦光伏治沙项目。(摄影:王荣飞)
  看着光伏板下悠闲“散步”、欢快觅食的鸡群,耳边不时传来的叫声,难以想象,这里是曾经被称为“死亡之海”的库布齐沙漠。
  “蒙西基地库布其200万千瓦光伏治沙项目成功并网,通过双玻组件实现板上双面发电,可增加发电量5%—10%;板下种植农作物、药材、优质牧草等,实现立体生态种植;板间运用先养鸡后养羊的‘畜禽草耦合’治沙技术实施养殖,畜禽粪便还田治沙改土,‘光伏+’多重效益和助力乡村振兴作用充分显现。”杭锦旗能源局局长李利军介绍说。
  开年就开工,开跑就冲刺。新春伊始,杭锦旗光伏治沙项目就呈现出破竹之势。
  2月9日,记者来到位于库布齐沙漠腹地的朔方新能源大基地项目现场。该项目位于库布齐沙漠西侧,总投资约115亿元,规划光伏装机总容量为13GW,距离黄河最近的地方仅有5公里。
  记者登上高15米的观景平台,放眼望去,蔚蓝色的光伏板整齐排列,像一片蓝色的海洋在沙漠中熠熠生辉。200多台推土机在2万亩流动沙丘间往来穿梭,轰鸣声中将这里落差达70米的沙丘平整为落差不超过5米的光伏场地。
  该项目公司工程部副部长王瑞峰告诉记者:“这里是目前西北地区单体容量最大的一个光伏基地,建成后将成为黄河岸边一道防风固沙的‘城墙’。蛇年春节假期一结束我们就返岗复工了,正在抓紧时间推项目、赶工期,奋战全年‘开门红’。”
  人勤春来早,实干启新程。一片片逐渐扩大的光伏“蓝海”正在悄然改变着库布齐沙漠的样貌,在沙漠腹地走出了一条生态修复、能源转型、乡村振兴之路。
  结束采访,我们沿着穿沙公路返程,点点繁星之下,一望无垠的光伏“蓝海”闪闪发光、“流”向远方……

扫一扫

在手机查看当前页面

主办:杭锦旗人民政府
承办:杭锦旗政务服务与数据管理局
蒙公网安备 15062502000111号
蒙ICP备17001082号-1
网站标识码:1506250006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