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其治理工作关乎着国家的生态安全、经济发展以及人民的福祉。杭锦旗黄河南岸灌区是鄂尔多斯市最大的引黄灌区,引黄灌溉有利有弊。虽能保障农业生产,但灌溉方式不当或排水不畅易致耕地盐碱化,杭锦旗南岸灌区耕地盐碱化形势严峻。
2024年,杭锦旗水利局为有效解决沿河灌区排水困难及干、支、斗、农沟不匹配的问题,对现有沟道进行了清淤疏浚及拆除重建配套建筑物等工作。旗委、旗政府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精心组织施工,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通过这些举措,不仅改善了当地的农业生产条件,还为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入冬后,杭锦旗巴拉贡镇南岸闸口的工人们仍在进行清淤工作,为了让明年的灌溉顺利进行。“黄河南岸灌区是从巴彦淖尔枢纽2.7公里上进行输水,干渠总长是208公里,灌溉58.7万亩土地,可造福全沿河镇5.4万人。”杭锦旗水利局黄河灌排服务中心主任王贵平介绍道。
杭锦旗吉日嘎朗图镇麻迷图村的高兵家就享受到了排干清淤的好处。2023年,高兵家种植了400亩玉米,平均亩产只有1500斤。每到灌溉季节,高兵家的农田常常因为排干不通,导致积水无法及时排出,黄河水中的盐分在土壤中不断积累,使得耕地盐碱化问题日益严重,收成也逐年降低,高兵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然而,在2023年11月份,高兵家耕地附近的羊场巴音支排启动了排干清淤工程,清淤后的排干,水流顺畅,排水效率大大提高,2024年便迎来了农作物产量的大幅提升。
“2023年(清淤)之前,每亩地的产量是1500斤左右,通过清淤以后,每亩地能多收500斤,不管种玉米还是葵花,收入都是非常不错的。”高兵开心地说道。
通过排干清淤,灌溉渠道变得更加畅通,排水渠也真正地将降盐排碱作用实现了最大化。这不仅提高了农田的灌溉保证率,也为农作物的生长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农民们对这项工程纷纷拍手称赞,丰收的喜悦洋溢在农民们的脸上。
截至目前,清淤疏浚呼和木独镇支排、斗沟20.76公里,吉日嘎朗图镇支排、斗沟65.39公里,独贵塔拉镇支排、斗沟50.19公里,所有工作已全部完成;渠系建筑物拆除重建共计113座,其中呼和木独镇18座,吉日嘎朗图镇80座,独贵塔拉镇15座,渠系建筑物拆除重建工程计划2025年10月前完工。
下一步,杭锦旗计划在吉日嘎朗图镇黄介壕嘎查以下至208段之间的沙拐子地区新建一座容量为330万立方米的蓄水池及进出水系统,并配套建设进水闸、退水闸各一座和钢筋混凝土引水管涵等设施。同时,在独贵塔拉镇也将新建一座容量为500万立方米的蓄水池及进出水系统,同样配套建设进水闸、退水闸各一座和钢筋混凝土引水管涵等。这些蓄水池及其调蓄工程将分段进行水的收储和再生利用,以增加可利用水权,改善区域内的农业生产和生态用水条件,全力保障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