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全面审计,突出重点。审计时既要全面排查,不留死角和盲区,又要集中力量、重点突破,才能提高审计的广度和深度。通过查看被审计单位“三定”方案、年度计划工作总结、年度目标管理绩效考核结果、承担上级考核指标任务结果以及被审计领导干部任职期间述职报告,可以大致了解被审计单位职能定位、业务范围、主要成绩以及被审计领导干部履职尽责情况,分析可能存在的问题,找准审计切入点、侧重点。
二是深挖线索,精准发力。通过查看会议记录中领导班子重要学习安排和重点工作部署,分析被审计领导干部是否存在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问题,是否贯彻落实上级政策方针和决策部署,是否做到创新推动部门单位事业发展。要重点关注会议记录中频繁出现的项目相关情况,房屋、车辆、重大设备的购置、使用、出租、调拨、处置情况,查看会议决定是否符合相关规定。此外,借用纪检监察、巡视巡察反馈情况和整改结果,可以有的放矢,高效查找问题,节约审计资源。
三是统筹兼顾,双线齐抓。一方面,以权力运行为主线,从权责清单着手,核查被审计单位权力是否履行到位,行政许可、行政强制、行政处罚等权力行使是否合法合规,有无超范围行使权力,真正发挥经济责任审计监督作用,确保权力在法治的轨道上运行。另一方面,以资金流向为主线,从被审计单位的财务资料着手,检查支出的合理性,收入有无应收未收、应缴未缴,资金是否被挪用或闲置,资产管理是否到位。查看重大项目是否实行政府采购、招投标程序是否合规、项目进度是否缓慢、验收手续是否完备、项目效果如何、是否按合同支付资金等情况。尤其要注意是否存在党风廉政建设方面的问题,查看会议费、培训费、差旅费、“三公”经费支出管理情况,发放职工工资、津补贴、奖金、福利等情况,当好国家利益的“捍卫者”、公共资金的“守门人”、反腐败的“利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