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锦旗:解民困、聚民心、问效于民 助力基层社会治理
为进一步增强基层社会治理和服务能力,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服务,让人民群众在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杭锦旗多措并举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形成多元主体协同协作、互动互补、相辅相成、融合发展的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
优化服务方式,解民困
暖民心、解民困,把民生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在杭锦旗伊和乌素苏木有这样一个叫得响的言和调解室和做得好的工作法让群众连连拍手称赞。“三调联动”“三种机制”“四个到位”,“334工作法”让矛盾化解在一线和萌芽。
“凡事有我,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应”,“针对各嘎查村反馈回来的部分地区通讯差、信号弱的共性问题,我们及时对接相关部门,建立问题台账,按照紧急、优先、覆盖面广的原则,切实解决问题。”伊和乌素副苏木长高娜介绍道。
“三调”联动,即以人民调解为基础、以行政调解为主导、以司法调解为保障;三种机制,即责任落实机制、多元闭环调处机制、多重源头预防机制;四个到位,即源头排查到位、积案化解到位、疏导关怀到位、追责问责到位。
“334工作法”不仅促进了苏木信访工作进一步好转,而且为推进“平安杭锦”建设奠定坚实基础。2022年以来,共受理各类矛盾纠纷99起,成功调解97件,化解率98%。
“‘言和’取自握手言和之意,作为基层社会治理网格员,我们的目标就是让大家和和气气地生活,调解室,分担了辖区矛盾纠纷化解和信访工作的压力,整个辖区的平安度都提升了不少。”苏木平安办干事朝木日利格笑呵呵地说道。“言和”调解室,坚持以提升新时代“枫桥经验”为导向,以“接地气”的服务方式,利用与当事人就近接触的机会,发现相关问题第一时间做好沟通与反馈工作。调解工作室集纠纷、受理、调解、法律咨询、普法宣传于一体,侧重“法、情、理”融合将矛盾纠纷及时化解在萌芽状态。
建强服务平台,问效于民
问民效,听民声,群众利益无小事,点点滴滴见初心,要实打实地解民盼。家住伊和乌素苏木巴音温都尔嘎查的刘先生向“12345接诉即办”平台反映问题“我和父亲2019年以来的2万多元禁牧补贴一直未发放,想让政府帮忙核实一下。”收到工单后,苏木第一时间响应,确定综合保障和技术推广中心、平安办、嘎查“两委”成员等有关工作人员及时调查情况,明确办结时限,推动责任到人、时间到点。工作人员在调查中,发现该事件是由于存在草牧场纠纷而导致补贴停发,工作人员及时向旗直相关部门提出补发申请,在补发手续办结后,迅速将刘某及其父亲2万多元的草牧场补贴资金如数发放到位。“好几年的补贴停发问题这么快就得到了解决,这个热线平台确实管用、确实便捷!”来话人刘先生非常满意地说道。
“接诉”主动服务,“即办”惠民暖心。“接诉即办”遵循“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将服务工作从政府视角转为群众视角,坚持依法合规解决好群众的合理诉求,用实际行动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丰富服务载体,聚民心
聚民心、体民情、以“五社联动”为抓手,让治理触角更“灵”。围绕助老爱老、社区党建、青少年服务、创业就业、心理健康、文体娱乐、医疗卫生、助残助困等内容,在全旗13个城乡社区建立试点社区,通过入户走访、座谈交流、发放问卷、召开社区居民议事协商会等,制定社区资源清单、需求清单、服务清单,重点为社区、妇女儿童、养老、志愿等提供系列服务。截至目前,全旗6个苏木镇社会工作服务站全部建成使用,累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177场次,服务群众2599人次。
作为广泛联动社会力量参与基层治理的机制,“334”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机制、“言和”调解室、12345“接诉即办”政务服务热线及“五社联动”社会工作服务项目在我旗的实践初具成效,推动多方治理体系建立、构建良好社区秩序及充分满足基层、社区居民服务需求方面都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也为更好地发挥社会工作的专业优势创造了良好条件,有效推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不断向纵深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