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注重审前调查,预防风险隐患。拟定调查实施方案,提前了解行业现状和发展趋势,在进驻被审计单位后,根据被审计单位的特点,按照审计准则的要求多渠道对其进行全面了解,有针对性地开展座谈、调研、问卷,预防风险隐患。
二、梳理业务流程,防范审计风险。审计人员查阅被审计单位以前年度的审计报告、会计账簿、会计凭证,同时调阅会议纪要、决议、制度规定及相关业务的档案资料,对审计风险较高的领域,掌握关键控制点,以防范审计风险。
三、强化风险意识,注重审计质量。在审计项目中,加强审计项目质量考核,强化审计人员的质量意识。把法治思维贯穿于审计项目的始终,“法定职权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作为审计工作的准则,确保审计取证、审计定性、审理规范,聚焦工作重点、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加强审计质量管控。
四、完善审计体制,履行监督职责。加强与巡察、纪检、监察、组织、人社、司法等部门的配合,建立联动机制、责任追究机制、数据共享机制,进一步加强审计信息化和职业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