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织密“一张网”,专群结合源头解纷。杭锦旗公安局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牢固树立“警力有限,民力无穷”的工作理念,下好矛盾纠纷化解“先手棋”,依托一村一辅警,搭平台、建队伍、拓渠道,在各村培育选拔一批群众基础好、调解能力强的村民代表、村法律明白人、网格员担任平安义警成员,由派出所片警负责对一村一辅警、平安义警成员进行岗前培训及日常工作指导,充分发挥一村一辅警、平安义警成员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开展片区联动,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织密化解矛盾纠纷“一张网”。运用“片警+辅警+平安义警”专群结合解纷新模式,杭锦旗公安局全面梳理摸排辖区婚恋、邻里、土地、经济等各类纠纷,并根据矛盾纠纷的风险划分为简易、一般、疑难、重特大矛盾纠纷四大等级,全面开展预警研判,推进闭环管理,有效实现了“抓早、抓小、抓苗头”。以深入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为使命,主动探索矛盾纠纷化解新思路新方法新举措,创新性提出乡村振兴“护和睦”新“枫警”并体现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目标;新“枫警”意为弘扬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枫桥式调解工作机制,常态化抓好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积极打造创建“护和睦”新“枫”警党建特色品牌,“平安义警”打造“一呼百应”“邻里守望”社会治安防控新格局,“智慧警务”建设,从“治”到“智”,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背包警务“小背包”守护辖区“大平安”。着力打造便民利民服务新平台,做强做大做实做优乡村振兴警务,护航辖区平安和谐。自调解工作机制形成以来,摸排化解辖区矛盾纠纷86起,化解率达96%,切实提升辖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答好“一张卷”,握指成拳守护平安。由片警牵头推动驻村辅警发挥社会治理组织者、社会矛盾调解员和社会摩擦润滑剂的作用;向下延伸,紧密依靠平安义警开展工作,依靠群众、服务群众,实现基层矛盾纠纷变“末端处置”为“前端预防”,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同时,为实现基层自治力量有机整合,平安义警、“一村一辅警”工作站与调解室合署办公,统筹协调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志愿者协会等农村基层社会组织开展活动,提高矛盾纠纷调处能力,健全完善无缝对接的体系机制,攥指成拳,集中精力找到“病根”,花大力气“诊脉”,共答化解矛盾纠纷“一张卷”。针对一村一辅警和平安义警排查出来的问题,民警与乡镇干部联动,采取边化解边稳控的措施,形成“片警+辅警”三方调解合力。按照“谁办理、谁负责、谁调解、谁负责”原则,对已化解的矛盾纠纷,组织民警、辅警定期或不定期通过电话、微信、入户走访等方式进行回访,做到了件件有回音、事事有落实,有效巩固了调解结果。
三、搭建“一座桥”,基层基础全面夯实。依托当地政府,通过视频巡控打造“网格+警格+家属”数字化基层治理新模式,数字赋予基层治理,从“治”到“智”,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进一步提升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精准性、主动性和时效性,从源头上防范各类案件的发生,辖区刑事、治安案件较往年大幅下降,社会治安持续和谐稳定。“片警+辅警+平安义警”工作模式,不仅在源头上减少了矛盾纠纷,同时也在积极发挥“神经末梢”作用,夯实基层基础上发挥着更大效能,创造了专群结合新局面。平安义警搭建“连心桥”,片警、辅警与群众加微信、交朋友,实现“一对一”联系服务,遇事及时处置。一村一辅警、平安义警成员深度参与农村道路隐患排查、交通违法整治劝导,促进“路长制”在农村地区全面落实、积极走村入户开展法治宣传,及时掌握村中动态。无论是矛盾纠纷,还是治安案件,“片警+辅警+平安义警”都能第一时间响应,做到警务服务关口前移,全面打通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实现了矛盾纠纷、治安案件、安全事故总量下降,群众满意度上升,“三降一升”的工作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