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不耕田,农机过冬眠,春秋忙两季,一年闲半年。”这是过去农民的生活写照。时下已是寒冬时节,杭锦旗锡尼镇陶赖高勒村的大棚种植户们却没有“猫冬”,大棚里依旧一派热火朝天的劳作场面,使原本寒气袭人的冬日瞬间尽显热烈,“冬闲”变“冬忙”。
走进陶赖高勒村种植户张伟的草莓大棚里,记者见到他正在进行疏果、掐叶的管护作业,正因为他细致入微的照顾,这一排排草莓才能长势喜人。放眼望去,一颗颗鲜红娇艳的果实在青翠的绿叶下若隐若现,让人垂涎欲滴,十分诱人。
“种植草莓就是一件耐心的事儿,需要非常细心。这草莓要一株一株的往过去看,多余的朽果和枯叶要及时的掐掉,不然就会影响产量和草莓的口感,也会产生红蜘蛛病,影响植株的健康。”张伟边查看草莓长势边对记者说道。
张伟今年37岁,与陶赖高勒村的其他种植户相比,是年龄最小的。很多人都觉得这个年轻人就是“折腾”几天,吃不下种植的辛苦。没想到他一种就是七年,现在成了种植草莓的专家,依靠大棚种植走上了增收致富的道路。
“我现在种植的七个大棚,四个草莓棚,三个柿子棚,一个草莓棚能收入8万元左右,一年下来能收入几十万元,生活是越来越好了。”谈到收益,张伟高兴地说。
像张伟一样通过大棚种植走上致富路的人在陶赖高勒村还有许多,张文兵就是其中之一。2022年,张文兵通过种植“火锅菜”和葡萄,实现了10多万元的收入。今年入冬以来,他根据市场需求,种植了小白菜和油菜这些生长周期短、效益高的蔬菜。
这几天,张文兵正忙着清除小白菜和油菜苗间的杂草。因为刚长到2-3厘米的菜苗比较娇贵,他就需要一陇一陇的检查,要将病苗和杂草拔除干净。在他的精心管护下,菜苗整齐排列,叶面鲜绿,丰收在望。
“这是我们十一月末播散的菜种,再有二十多天就能上市了。”张文兵看着绿油油的菜苗,对未来的“钱”景充满信心。
“冬闲变冬忙”,变化的不只是“节令”,更是观念。近年来,陶赖高勒村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加大设施农业建设,提高土地利用率,不断根据市场需求,调优种植结构,大力发展“棚室经济”,不仅吸纳当地群众就近就业,带动群众增收致富,还丰富了居民的“菜篮子”,为乡村振兴产业赋予了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