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时政要闻  -  基层动态

成就宣传 | 一产重塑有力有序 赋能乡村全面振兴

  杭锦旗作为国家和自治区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始终抓好粮食安全这个“国之大者”,紧扣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战略定位,系统推进“一产重塑”,聚焦“扩数量、提产量、优质量”三个重点,抓实“良种、良田、良企、良策、良才”五个关键,确保国家粮食和重要农畜产品安全稳定供给,高站位谋划、高起点推进,“三农三牧”保持稳中向好发展态势。

  

  良种强“芯” 赋能农牧业提质增效

  种业是农牧业的“芯片”,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畜产品有效供给的关键。目前,我旗主要农作物良种实现全覆盖,良种对粮食增产贡献率已超过45%,畜禽良种化率达到95%以上,为粮食生产实现“十九连丰”、打好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攻坚战、畜牧业生产“十八连丰”、水产品产量突破2880吨提供了关键支撑。

  今年,我旗广泛开展种质资源普查工作,聚焦主要粮食作物和特色优势作物建设自治区级“看禾选种”平台1个,打造示范基地100亩,启动创建20个千亩方和5个万亩高质高效示范片。推广展示高产稳产、多抗广适、品质优良的大豆、蔬菜新品种40种,并有机结合优质高效增粮示范行动、扩种油料作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等农业重大项目,实现良种良法配套相结合。

  今年,我旗实施内蒙古西部绒山羊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项目和绒山羊提质增效关键技术集成推广与创新应用项目,建成人工授精服务站1个,购买种公羊40只、种母羊100只,完成高繁型种羊培育300只,扩繁20群1600只,产羔率达130%以上,成年母羊及公羊绒细度均小于等于16μm,产绒量分别达到1200克以上和1500克以上。

  

  以独贵塔拉为重点,利用南海院和黄海院专家工作站,积极引进试养虾、蟹及渔业新品种,发展推广盐碱水域特色水产养殖3000亩。开展大宗淡水品种试验养殖300亩、四大家鱼合作养殖1200亩、池塘养蟹150亩,完成南美白对虾淡化5100万尾、表粗淡化虾苗4000万尾,依托科研项目——中华绒螯蟹新品种“江海21”1龄蟹种培育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引进中华绒螯蟹新品种224万尾,填补了鄂尔多斯乃至内蒙古地区螃蟹苗种规模化养殖的“空白”。

  良田强“基” 扛稳粮食安全重任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根基所在。我旗着力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深入实施“藏粮于地”战略,着力稳面积、稳产量,扩大豆、扩油料,提单产、提自给率。目前,我旗耕地面积132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90.21万亩,划定40.108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建成高标准农田60.04万亩。2023年我旗粮食作物面积达到85万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面积达到2.6万亩、经济作物面积37万亩、瓜果蔬菜面积达到1万亩、优质牧草等其他作物面积达到9万亩,粮食平均单产较2022年增加24斤/亩,粮食产量预计突破9亿斤,同比去年,粮食作物、优质牧草播种面积增加,为全年稳产保供奠定坚实基础。

  良企强“链” 赋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企业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已成为乡村产业振兴的生力军,是农户与现代农牧业有效衔接的重要载体。我旗坚持把发展壮大新型经营主体作为推动产业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抓手,让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始终充满活力,推进农牧业农村牧区高质量发展。目前,我旗家庭农牧场队伍发展到564家、农牧民合作社队伍达到830家、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72家、产业化联合体达到7个,万亩以上土地规模经营的种植业企业2个。拥有地理标志产品“塔拉沟”羊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库布齐牛肉”“杭盖羊肉”“杭锦大米”“库布其甘草”“杭锦旗葵花籽”,自治区著名商标“库布其”和“西北沟”;拥有区域公用品牌“天牧朔方”及自主农产品品牌“康里”;经过认证的“两品一标一新”农畜产品有27个,其中包括“沙海”食用菌、“西草地”甘草猪肉、“吉尔利阁”库布齐沙漠野生牛肉以及“汗达”等系列农畜品牌也已成功打响。

  良策强“效” 赋能农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坚持抓好各项惠农惠牧政策落实,保持政策的稳定性、连续性,推动营商环境持续改善,推动农牧业和农村牧区高质量发展。

  发挥政策引导作用,支持龙头企业、农牧民合作社、家庭农牧场健康发展,积极组建产业化联合体,促进全产业融合、全环节提升、全链条增值。

  强化信贷服务和政策保障,落实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耕地地力补贴、生产者补贴等惠农助农政策,持续释放重农抓粮信号,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由自治区重点帮扶旗向乡村振兴示范旗转变,持续提升“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水平,对新纳入易返贫致贫户47户121人全部落实针对性帮扶措施。

  积极推行全流程、全生命周期帮办代办,不断优化投资项目“一站式”服务审批流程,申报材料、办理环节、办理时间分别压减35%、40%、70%。政务服务事项“一网通办”率达70%以上,139个“一次办”一般事项和10个高频“一件事一次办”事项落地实施,50项高频事项实现“秒批秒办”,“接诉即办”满意率达到99.5%。实现企业注册登记全程电子化,新增市场主体1983户、增长15.3%。

  良才强“旗” 赋能乡村全面振兴

  坚持把人才作为乡村振兴的最强驱动、最大引擎,实施“聚才强旗”战略,以更加开放的政策凝心聚“智”,筑好人才之“巢”,激发人才创新创业创造活力。

  深入落实“科技兴蒙”和“科技新政”30 条,实施中央、自治区、市科技成果转化、创新性奖补等重点研发项目16项,同比增长33%,创历史新高。

  与中国水产科学院、中国科学院草原研究所、内蒙古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技术推广中心、鄂尔多斯市农牧技术推广中心和旗内农牧业新型经营主体等社会力量建立“五级联动”的人才工作交流合作机制,协调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和推动人才工作的整体合力。

  充分发挥人才载体平台效能,与重庆交通大学、重庆辰砂生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达成合作关系,引进实施10万亩“沙漠土壤化”项目,成功在库布齐沙漠种出大面积绿色农田,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双赢。

  依托伊和肉羊产业研究中心,成功引进国家肉羊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金海及其人才团队,推动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高效畜牧业样板区,建成国家肉羊产业技术体系示范与成果转化基地,申报并获得14项专利,肉羊产羔率提升60%,个体平均产肉量由15公斤提高到25公斤,带动农牧民增收致富。

  以独贵塔拉农牧科技专家工作站为平台,吸纳自治区、市级“三区”科技人才3名、市级科技特派员10名,进一步提升工作站服务能力和综合功能,打造了“杭锦旗沿黄科技特派员工作站”。

  深化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内蒙古农业大学的科技交流合作,申报农牧领域科技小院2处,进一步强化技术帮带成效,全面聚焦乡土人才挖掘,引导城市人才下乡,不断提升乡村干部队伍能力素质。

  

扫一扫

在手机查看当前页面

主办:杭锦旗人民政府
承办:杭锦旗政务服务与数据管理局
蒙公网安备 15062502000111号
蒙ICP备17001082号-1
网站标识码:1506250006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