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时政要闻  -  基层动态

呼和木独镇“人才+”模式助力乡村振兴

  乡村要振兴,民族要复兴,人才是关键。近年来,呼和木独镇坚持做好乡土人才培育和使用,通过创新“人才+”模式,激发乡土人才创新活力,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发挥人才在乡村振兴中的

关键作用,为加快乡村振兴步伐不断注入新鲜血液。

  “人才+党建”助力乡村振兴。坚持党建引领,采取“党支部+村集体组织+合作社+农户”“党支部+专业合作社+基地+产业大户+农民”等模式,分别在各嘎查村成立以党组织牵头,依托村集体经济合作组织,村集体和农牧民参股的集体经济合作社62个,积极动员各类合作社负责人、种养殖能人和致富带头人结成帮扶42户家庭困难的农牧户,带动群众同步发展增收,2021年全镇5个嘎查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总收入达到159.05万元。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1888元。

  “人才+干部”助力乡村振兴。着力加强农村牧区党员、嘎查村干部和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建立培养机制。每年至少对嘎查村党组织书记进行一次专项培训,同时,对其他嘎查村“两委”及监委成员、农村牧区常住党员进行全覆盖培训,有效提升嘎查村“两委”干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乡土人情为纽带,畅通在外人才服务渠道,通过展示乡村新面貌、树立返乡人才先进典型,吸引更多优秀人才、优秀农民工返乡创业、回村任职“归巢筑巢”。近些年共招录大学生到村(社区)任职选调生7人,西部计划志愿者3人,三支一扶3人。2021年顺利完成嘎查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全部实现“一肩挑”,班子结构进一步优化。“两委”班子中,致富带头人共13人,一支年轻有为、实力过硬的乡村振兴队伍逐步建成。

  “人才+产业”助力乡村振兴。聚焦特色产业,坚持以产业育人才、以人才强产业。将特色产业作为人才培养的主战地,大力培养农村实用技术人才,通过开设农牧民技能培训班、培训农牧民近2000人次。建立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培育一批“土专家”“田秀才”,打造乡村振兴“新引擎”。呼和木独镇乡村振兴人才提出整合5个嘎查村的产业扶持、少数民族发展资金等项目资金810万元,采取“党支部+村集体+企业+农户”模式,在巴拉亥光伏新村规划建设总规模1.24兆瓦、年发电205万度的五村联建光伏电站项目,项目可持续获益25年,每个嘎查村平均可增加年收入10万元左右,嘎查村集体经济发展持续有力,让呼和木独镇获得长足发展。

  “人才+平台”助力乡村振兴。镇党委、政府联合驻地企业杭锦旗宏倡农牧林开发有限公司,打造盐碱地综合生态治理与农业高效可持续协同发展示范基地,建立专家人才工作站。聚天下人才而用之,造就一支强大的人才队伍,为全面实现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为呼和木独镇提供专家交流合作平台,聘用专家为农牧民解决土地难题。现已与3位专家签订合同,共同致力于盐碱化土地研究,通过科技手段改良盐碱化土地,增加农作物产量,切实地帮助当地农牧民增收致富。 

  “人才+创新”助力乡村振兴。开展“小分队”精准招商,开拓视野、创新思路,打出“走出去+引进来”组合拳,组织镇党员干部以及嘎查村党支部书记、致富带头人50余人,赴五原县、达拉特旗等地进行学习考察,充分学习借鉴外埠在基层党组织建设、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乡村旅游和特色民宿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和特色做法,用呼和木独镇境内的兵团旧址、兵团文化纪念展厅知名人文资源,库布其大漠、黄河风情、田园风光、库布其沙漠水生态、万亩大白柠条、千亩马兰花观赏地等独特旅游景观吸引更多的客商投资旅游业,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导向,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努力建设绿色活力幸福呼和木独镇。

扫一扫

在手机查看当前页面

主办:杭锦旗人民政府
承办:杭锦旗政务服务与数据管理局
蒙公网安备 15062502000111号
蒙ICP备17001082号-1
网站标识码:1506250006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