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教授是2019年来杭锦旗支教的,他一来就对我们全体英语老师进行了摸底考试,并批阅了我们的试卷,经常针对我们的薄弱环节开展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教研培训。疫情期间,他常常通过手机批改学生作业到深夜,让我们既感动又深受鼓舞。作为名牌大学的教授,他没有一点儿架子,6年来帮助我们老师疏通了许多教学的难点和堵点,提升了学校整体的教学水平和能力。”杭锦旗中学英语教师屈秉正说道。
支教的六年来,除了为老师们指明方向,张教授还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学生身上。他的办公室里常常挤满了前来询问问题和修改作文的学生。有时学生过多,他会用剪刀石头布的方式决定先后顺序。“Rock,Paper,Scissors……”在潜移默化中,他通过趣味的游戏促使学生学会了三个单词。
有人觉得一个大学教授给中学的学生批改作文是大材小用了,张教授却觉得每一篇作文都是学生们情感的表达,无论词句对与错,都是他们学习的成果。他会酌字酌句地斟酌,用红笔将不通顺的语句标注出来,那一篇篇被认真批改,批注的密密麻麻的作文,都是他对学生的心血。
“只要张教授一回到学校,我就会找他练习口语和修改作文,他教口语非常幽默风趣,常给我们讲他在国外的见闻,穿插讲一些英语的起源和语言特点,都是书本上没有的,因为他的教导,我的英语成绩有了很大的进步。”杭锦旗中学高二年级358班学生王雪枫说道。
在杭锦旗中学,总能看到张勇先教授的身影,无论是在课堂、操场,还是深夜办公室依旧亮着的灯。他六年如一日地给老师培训、给学生开设口语班并坚持批改作文,他还耗费大量时间精力开发词汇测试小程序供学生和老师免费使用,主持大型公益项目“伊泰杯”英语词汇竞赛,关心帮助有困难的学生……他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为这所学校的学生、老师,为这座城市的教育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当问及张教授为何愿意不辞辛劳地来回奔波支教,并打算支教多久时,他神情温和又坚定,缓缓说道:“当初坚持选择在杭锦旗支教是因为这里的学生和老师的勤恳打动了我,虽然教育资源受限,可他们的勤学认真让我很感动,最重要的是杭锦旗人的热情和质朴让我有种归属感。我没想过要支教多久,只要有时间、有精力,就会一直坚持,不会离开。”在他看来,教育不该有地域的界限,支教不是短暂的援助,而是一场漫长的守护,是要用自己的力量,在孩子们心中种下梦想的种子,静待它们生根发芽、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