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时政要闻  -  图片新闻

“文化粮仓”赋能乡村振兴

人勤春来早。春节刚过,浓浓年味还未散去,在杭锦旗陶赖高勒村的草原书屋里,早早就坐满了前来读书的村民。种植大户闫玉亮更是手捧着果蔬病虫害预防书籍认真阅读,102平米的“草原书屋”内书香阵阵。

近年来,杭锦旗积极推动“书香杭锦”建设,通过优化阅读资源配置,创新实施“草原书屋+”工作模式,让草原书屋成为丰盈群众的“文化粮仓”。

草原书屋+创新管理,为群众“充电补钙”

陶赖高勒村充分发挥草原书屋文化阵地功能,灵活设置开放时间,对老弱残疾的村民全天候开放;对上学的在校生周末、节假日集中开放;对白天外出务工的村民实施晚间定时开放,充分满足了村民的阅读需求。书屋管理员严格按照要求做好图书分类、登记、上架、保管和借阅等工作,实现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管理。

“这里配备了阅览桌椅,图书管理员,常年对外开放,全年开放300天以上,累计浏览人次达2000人次。这里藏书3166册,主要以农村牧区普及类出版物为主,兼顾政治、经济、科技、法律、卫生、文艺、文化教育、少儿等各类图书,群众走进草原书屋多读书、读好书,养成良好的读书风气,不但丰富了精神文化生活,也提高群众的致富技能。”陶赖高勒村党支部书记孙凤亮介绍说。

同时,陶赖高勒村还积极推行“草原借阅+”线上阅读,让群众在田间地头查阅种植技术,解决难题。

草原书屋+乡村振兴,成为群众“致富站”

这几年,由于缺乏管理经验,石建平种植的葡萄树产量直线下降。为了找到原因,他时常来到书屋查阅资料,并通过线上咨询专家改善自己种植管理方式,他说:“改变传统种植方法后,果树开花好,就说明我们采取的措施起到了效果。”

在陶赖高勒村草原书屋内,配备了农业生产、种植养殖等实用性强且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书籍,邀请专家和有经验的农户开展农牧技术培训,不断开拓致富的新思路,提高农民种养殖技术方法。

目前,全村村集体经济突破20万元,村集体经济持续发展壮大。

草原书屋+文化活动,成为群众“精神支柱”

草原书屋虽小,却承载着思想文化宣传交流平台的功能,每年邀请旗委讲师团教师到书屋内开展政策理论宣讲不少于10次,让党的创新理论走进寻常百姓家。同时将草原书屋与党员远程教育室、村民体育活动室、多功能会议室相配套,完善服务功能,开展知识竞赛、读书征文、书谜竞猜等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20余次。在书屋内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践行党的二十大奋进新征程暨庆祝建党102周年”“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等系列主题阅读活动,使草原书屋成为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传达党和政府声音以及基层党的建设的重要阵地,让草原书屋“动”起来,做到“屋”尽其用。

杭锦旗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常海说:“草原书屋是深化农家书屋建设的创新之举,杭锦旗将进一步完善机制,逐步推进,不断拓展农家书屋功能内涵与外延,丰富全民阅读的形式和内容,使其真正成为引领乡村振兴的‘文化粮仓’。”

杭锦旗通过不断提升服务效能、延伸阅读方式、拓展服务内容,把草原书屋建设成为农牧民群众学文化、长技能、促增收的“充电屋”和“致富站”。

 

 

扫一扫

在手机查看当前页面

主办:杭锦旗人民政府
承办:杭锦旗政务服务与数据管理局
蒙公网安备 15062502000111号
蒙ICP备17001082号-1
网站标识码:1506250006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