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锦旗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杭锦调查队
(二〇一四年三月三十一日)
2013年,全旗各族人民在旗委、旗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发展、创新、惠民、建设新型杭锦”这一主线,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经初步统计核算,现将杭锦旗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公布如下:
一、综合
2013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77.03亿元,同比增长10.0%,按不变价计算同比增长7.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6.58亿元,同比增长7.66%,按不变价计算同比增长2.8%;第二产业增加值29.09亿元,同比增长11.41%,按不变价计算同比增长12.03%,(其中建筑业完成增加值8.58亿元,同比增长21.02%,按不变价计算同比增长15.2%);第三产业增加值31.36亿元,同比增长9.96%,按不变价计算同比增长6.5%。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21:38:41。
二、农牧业
种植业: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10.39万亩,同比增长0.95%。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62.97万亩,同比减少8.9%;油料作物播种面积31.37万亩,同比增长31.3%。粮食产量438640吨,同比增长18.9%(详见附表1:杭锦旗2013年农作物播种面积及产量表)。
畜牧业:牧业年度(6月30日)牲畜头数2043866头(只),同比减少4.2%;日历年度(12月30日)牲畜头数1471388头(只),同比增长0.64%。牲畜改良率99%。(详见附表2:杭锦旗2013年牲畜头数表)。当年肉类总产量19935吨,同比增长9.5%;当年奶类产量14268吨,同比增长6.6%;当年禽蛋产量700吨,与去年持平。(详见附表3:杭锦旗2013年畜禽产品产量表)。
林业:年末全旗林业用地1324.67万亩。其中:有林地面积22.96万亩,疏林地面积1.6万亩,灌木林地面积455.79万亩,未成林地面积95.28万亩,苗圃地面积0.1万亩,无立木林地134.86万亩,宜林地613.1万亩,林业生产辅助用地0.98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16.96%。
三、工业
2013年全部工业增加值20.51亿元,同比增长7.83%,按不变价计算同比增长11.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 18家,完成增加值11.88亿元;规模以上工业生产产销衔接良好,工业产品销售率100.4%。(详见附表4:2013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13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106个(新建项目43个),共完成投资1502059万元,同比增长19.9%。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项目16个,共完成投资13480万元,同比减少61.3%。
按产业分:第一产业完成159104万元,第二产业完成1216074万元,第三产业完成126881万元。
五、交通、邮电、通讯业
截至2013年年末,全旗境内公路总里程达到2559.345公里。其中,高等级公路里程662.97公里,高等级公路中,高速公路68.49公里、一级公路324.481公里、二级公路269.999公里。
全年公路货运量2420.72万吨,货运周转量25.28亿吨公里。公路客运量284.33万人,客运周转量27241万人公里。
邮电通信业:全年邮电业务收入实现536.22万元,同比减少3.51%;通讯业务收入实现11400万元,同比减少1.3%。年末全旗固定电话用户12430户,宽带网络用户9450户,移动电话用户13.95万户。
六、商业
全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0000.2万元,同比增长25.24%。
按销售地区分,城镇零售总额完成197233.7万元,同比增长34.06%;乡村零售总额完成102766.5万元,同比增长11.20%。
按行业分,批发零售贸易业完成219542.4万元,同比增长14.73%。其中,限额以下企业及个体户完成210854万元;住宿和餐饮业完成80457.8万元。
七、文化、旅游、教育、卫生
2013年末,旗文化主管部门共有局属二级单位7个。其中,图书馆1个、文化馆1个、文化市场执法大队1个、文化产业办公室1个、乌兰牧骑1个、影剧院1个、文物管理所1个,另外还有各苏木镇文化站7个。文化系统从业人员共105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94 人。图书馆总藏量10万册(件)。其中,图书7.5万册、报刊1.5 万件、视听文献1件(套)、电子图书0.5万册、其他0.5万册。
广播发射台5座,电视发射台12座。电视综合覆盖率达到95%,广播综合覆盖率达到80%。年末锡尼镇镇区内数字电视用户10000户,农网电视用户26000户。
旅游:全旗有旅游企业17家。其中,旅行社3家, AAAA级景区1家,AAA级景区3家,AA景区1家,三星级酒店2家。全年累计接待游客54万人次,全年实现旅游收入10.8亿元。
教育:年末全旗共有各级各类学校23所(其中民办5所)。其中,幼儿园14所(其中:公办幼儿园9所,包括民族幼儿园1所;民办幼儿园5所),小学4所(其中民族小学1所),初中3所。其中,初级中学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2所,完全中学2所(其中民族中学1所)。全旗在校学生人数14609人。其中,在校幼儿3941人,在校小学生5726人,在校中学生4942人(其中初中生3389人,高中生1553人)。全旗共有专任教师1406人。其中,幼儿专任教师351人,小学专任教师376人,中学专任教师679人(其中初中专任教师381人,高中专任教师298人)。(详见附表5:在校学生人数统计表)。
卫生:年末全旗共有旗直医疗、预防、保健、合作医疗、爱国卫生、卫生监督机构7个,苏木镇中心卫生院7所,卫生院5 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个,社区卫生服务站4个,嘎查村卫生室99个,个体医疗诊所49个,学校等社会办医3个。卫生技术人员428人。其中,执业医师184人,执业助理医师32人,注册护士141人。全旗共有病床352张。其中,旗直235张,基层117张。平均每千人口拥有医务人员3名、病床2.5张。
八、财政、金融
财政:全旗地方财政总收入累计完成135252万元,同比增收34586万元,增长34%。
分税制看,一般预算收入96446万元,同比增长47.5%;上划中央税收收入22595万元,同比增长20%;上划自治区税收收入5554万元,增长3%;上划市级税收收入10657万元,下降4%。
分征收部门看,国税部门完成17040万元,同比增长6%;地税部门完成100663万元,同比增长41%;财政部门完成17549万元,同比增长34%。
分产业看,第二产业完成88551万元,第三产业完成46701万元,二、三产对财政收入的贡献比例为65:35。
2013年全旗地方财政总支出累计完成274239万元,同比增支20537万元,增长8%。
金融:2013年年末,全旗金融机构存款余额416813万元,同比增长9.58%。其中,个人存款余额283201万元,增长16.86 %;单位存款余额131965万元,下降2.61%。单位存款中活期存款余额 119463万元,增长0.65%;定期存款余额6000万元,增长100%。金融机构贷款余额386876万元,同比下降0.08%。其中短期贷款余额 219059万元,同比增长1.74%;中长期贷款余额 167817万元,同比下降2.36%。短期贷款中个人消费贷款余额9385万元,同比下降48.68%;中长期贷款中个人消费贷款65443万元,同比下降13.88%。
九、人口
年末全旗户籍人口143264人,总户数63477户。其中,非农业人口27485人,农业人口115779人。按性别分,男性73252人,占总人口51.13%;女性70012人,占总人口48.87%。按民族分,蒙古族人口27113人,占总人口的18.93%;汉族人口115815人,占总人口的80.84%;其他少数民族人口为336人,占总人口的0.23%。家庭户平均户规模为2.3人。年末全旗常住人口11.24万人。
十、人民生活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32463元,同比增长9.66%。其中,工资性收入22905元,同比增长6.82%;经营净收入5544.6元,同比增长9%;财产性收入1233元,同比增长7.90%;转移性收入3418.07元,同比减少11.07%。全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9477元,同比减少4.07%。
全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实现12657元,同比增长11.67%。其中,人均工薪收入1488元,同比增长1.98%;经营净收入8971元,同比增长13.01%;转移性收入1430元,同比增长19.64%;财产性收入768元,同比增长3.55%。全年农牧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1821元,同比增长8.65%。
2013年,全旗单位从业人员11285人,劳动报酬总额59873万元,同比增长1.2%。全旗职工月平均工资4421元,同比增长0.5%。
其中:国有单位从业人员8143人,劳动报酬总额50217万元,职工月平均工资5139元;城镇集体单位从业人员295人,劳动报酬总额 1732万元,职工月平均工资 4894元;其他单位从业人员2847人,劳动报酬总额 7924万元,职工月平均工资2319元。
十一、就业和社会保障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27人。提供就业岗位424个。全年完成农村牧区劳动力转移输出582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15%。
2013年末各项社会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07690人。其中,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8631人,工伤保险参保4000 人,生育保险参保8805人,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31538人(其中城镇职工参保12675人,城镇居民参保18863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 54716人,参保率102.9%。
2013年末参加失业保险人数6163人,征收基金427万元,发放人数60人,发放失业保险金27.8万元。
2013年年末全旗参加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的农牧民人数达96878人,参合率95.03 %。全年统筹基金5619万元,报销基金5163万元,报销人数13925人。
年末享受城镇低保对象742户1198人,享受农村低保对象
3523户6316人。全年共发放城镇低保资金602.8万元,发放农村牧区低保资金1888.58万元。
注:1、地区生产总值的各项增长速度按现价和不变价两种方法计算。
2、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
3、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着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附:部分指标解释
附件: 部分指标解释
增加值:是指常住单位生产过程创造的新增价值和固定资产的转移价值。它可以按生产法计算,也可以按收入法计算。按生产法计算,它等于总产出减去中间投入;按收入法计算,它等于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之和。
国内生产总值(GDP):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表现形态,即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从价值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价值超过同期中间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价值的差额,即所有常住单位的增加值之和;从收入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创造并分配给常住单位和非常住单位的初次收入分配之和;从产品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最终使用的货物和服务价值与货物和服务净出口价值之和。在实际核算中,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计算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三种方法分别从不同的方面反映国内生产总值及其构成。
工业总产值:是以货币表现的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已出售或可供出售工业产品总量,它反映一定时间内工业生产的总规模和总水平。它包括:在本企业内不再进行加工,经检验、包装入库(规定不需包装的产品除外)的成品价值,对外加工费收入,自制半成品、在产品期末初差额价值。工业总产值采用“工厂法”计算,即以工业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按企业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来计算,企业内部不允许重复计算,不能把企业内部各个车间(分厂)生产的成果相加。但在企业之间、行业之间、地区之间存在着重复计算。
轻重工业总产值的划分也是按“工厂法”计算的,即一个工业企业在正常情况下生产的主要产品的性质属于轻工业,则该企业的全部总产值作为轻工业总产值;一个工业企业生产的主要产品的性质属于重工业,则该企业的全部总产值作为重工业总产值。
工业增加值:是指工业行业在报告期内以货币表现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