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目录 >  部门文件
中共杭锦旗委员会农村牧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杭锦旗农牧局 杭锦旗财政局关于上报2022年杭锦旗优质高效增粮示范行动技术方案的请示
发文日期: 2022-02-10
打印
保存

鄂尔多斯市农牧局: 

  按照《鄂尔多斯市农牧局、市财政局关于印发2022年鄂尔多斯市优质高效增粮示范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鄂党农牧办发〔20221号)文件要求,我旗《2022杭锦旗向日葵优质高效增粮示范行动技术方案》《2022杭锦旗玉米优质高效增粮示范行动技术方案》已拟妥,现随文上报,请审阅并批示。 

  附件1.2022杭锦旗向日葵优质高效增粮示范行动技术方案 

     2.2022杭锦旗玉米优质高效增粮示范行动技术方案                     

     3.2022杭锦旗优质高效增粮示范行动领导小组

     4.2022杭锦旗优质高效增粮示范行动技术小组 



中共杭锦旗委员会农村牧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杭锦旗农牧局

杭锦旗财政局

2022210

  附件1 

2022年杭锦旗向日葵优质高效增粮示范行动技术方案 

  为扎实有效开展自治区优质高效增粮示范行动,按照《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优质高效增粮示范行动实施方案》《2022年鄂尔多斯市优质高效增粮示范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结合杭锦旗生产实际,特制定本技术方案。 

  一、建设地点及规模 

  地势平坦、相对集中连片的锡尼镇建立集优质品种、高效种植技术为一体的向日葵优质高效增粮示范区。示范面积1000亩,涉及1个合作社,辐射带动5万亩。 

  二、目标任务 

  因地制宜推广向日葵优质高效种植技术,以核心示范区建设为平台,以科技创新为抓手,实现科研与生产对接,农技专家与农户对接,试验示范推广同步,农机农艺相融合。项目区包括技术攻关区、评比展示区和示范推广区。采取优质高效种植技术使锡尼镇示范区目标产量达到230公斤∕亩以上,同比当地常规对照区亩增产25公斤以上,商品品质优于对照一个等级,其中技术攻关区针对限制向日葵产业发展的问题开展联合技术攻关和科学研究,较对照增产15%;评比展示区主要针对向日葵新品种和新技术进行对比展示,较对照增产15%;示范推广区重点推广近年来重点适用新技术,较对照增产10%左右。扩大集品种优化、配方肥应用、标准化栽培模式、病虫害统防统治绿色防控、全程机械化装备为一体的高效集成技术的覆盖率。深入推进化肥农药减量行动,进行残膜回收和节水示范。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增施有机肥,精准施肥,实现化肥减量10%;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相结合,实现农药减量20%。使用新国标农用地膜,实施农膜回收行动,回收率达到85%以上,推进“四控技术”成果覆盖率。推广扩行降密提质增效技术、埋滴管栽培技术有机肥无机肥配施改土增效等,达到节本增效的目标。向日葵幼苗期现蕾期和开花期组织开展2-3次观摩培训活动,培训新型经营主体和向日葵种植户50-80人次。 

  、建设内容 

  以示范区为单元推行“三区”建设,建设技术攻关区、评比展示区、示范推广区,将优质高效增粮示范行动打造成为集成果展示示范、技术集成推广、现场观摩培训于一体的引领向日葵生产的样板典型。 

  (一)技术攻关区40亩 

  1.引进优质抗列当品种对比试验。针对本地区向日葵生产中存在列当发生严重的问题,引进3-4抗列当的优良品种开展商品性、抗性和产量对比示范计划每个品种种植5亩。和三瑞公司合作利用药剂防治列当技术,计划示范20亩 

  2.扩行降密提质增效技术根据品种合理配置密度,植株高大的向日葵品种应适当扩行降密。361系列种植密度为1600—1800株,363系列种植密度为1600株左右。 

  (二)评比展示区60亩 

  1.优质品种展示。总结多年试验示范的结果和经验,对表现良好的品种和技术进行集中展示。品种方面重点展示三瑞9号、同庆5号、同庆6号、三福1号、三瑞338、三瑞363、关尔1号、谷丰363八个品种,对品种性状进行验证同时扩大品种的影响力,为大面积推广创造条件。计划安排品种展示区面积20亩。 

  2.重点技术展示。技术方面重点展示埋滴灌栽培技术有机肥代替部分化肥对比试验2项技术,通过大面积的示范展示辐射带动其他农户选用技术,促进本地区葵花产量增加、品质提升。 

  (三)示范推广区900亩 

  示范推广区重点示范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扩行降密提质增效、有机肥无机肥配施改土增效、无人机治虫防病以及全程机械化等技术具体技术规程: 

  1.选地与整地 

  选择土质疏松,通透性强的中上等地,要精细整地,达到地平土碎无大根茬。基施商品有机肥20公斤/亩 

  2.品种选择 

  选择抗性强、产量高、品质好、经过登记的品种。向日葵主推SH361、SH363、关尔1号等。 

  3.播种 

  播期:5月15日至525日之间为宜 

  播种方法:使用覆膜点播机,覆膜播种铺设滴灌管一次完成。亩施专用复合肥料30公斤(N、P、K总含量不低于40%,K含量不低于17%)或磷酸二铵20公斤,硫酸钾5公斤。使用厚度要0.01mm的新国标地膜。 

  4.种植密度 

  向日葵大行距为1m-1.2m之间,小行行距为0.4m,株距0.5m-0.60m之间,密度为1600-1800株/亩,较常规种植亩降密度600-800株/亩。根据品种合理配置密度,植株高大的向日葵品种应适当扩行降密。361系列种植密度为1600—1800株,363系列种植密度为1600株左右。 

  5.田间管理 

  (1)播种后滴灌,种穴周围5-6厘米土壤湿润为宜,不宜过多。 

  (2)向日葵3-5叶期时,用高效氟吡甲禾灵无人机除草一次。 

  3苗期视墒情滴灌1-2次水,现蕾期结合滴灌施尿素水溶肥20公斤,开花期结合滴灌施尿素水溶肥15公斤。现蕾至开花期无人机喷施硼肥一次。 

  4开花后可按每5~10亩地一箱蜜蜂进行补充授粉。 

  6.病虫害防治 

  (1)向日葵菌核病 

  (1)秋耕深翻;(2)合理轮作,避免重迎茬 

  (2)向日葵黄萎病 

  用枯草芽孢杆菌颗粒剂随播种施入。   

  7.收获 

  当植株茎秆变黄,中上部叶片为淡黄色,花盘背面为黄褐色,舌状花干枯或脱落,果皮坚硬,即可收获。花盘收割后,盘面朝南斜向上插于茎秆上,与地面呈45度角,高度在1.3米以上。晴天晾晒7~10天后进行脱粒、清选、包装,提升籽粒外观品质。收获后及时清理田间秸秆和残膜 

  项目资金及补助内容 

  2022杭锦旗优质高效增粮示范行动补助共计36万元。补助资金主要用于三个方面 

  (一)物化投入补助。物化投入补贴共23万元。生产基地物化投入锡尼镇沿路行政村范围内,选择辐射带动能力强的集中连片种植户、家庭农场、高素质农牧民、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及部分小农户对其所需的向日葵、大豆种子、肥料、农药、水肥一体化设备、精准滴灌设备等新型农资物化投入进行补助,重点对核心生产基地予以倾斜。 

  (二)社会化服务补助。社会化服务补助共3万元重点对技术攻关、评比示范等开展的耕种作业、病虫草害绿色防控统防统治增施叶面肥等社会化服务进行补助,推广深耕深松、宽窄行精量点播技术针对向日葵锈病、菌核病、列当等常发性病虫草害,采取购买植保专业合作社等社会化服务进行绿色防控和专业化统防统治作业,推进标准化管理和适度规模经营。 

  (三)技术推广服务补助。技术推广服务补助共10万元。一是开展绿色高产高效现场观摩会,在春播及作物生长各关键时期,组织种植大户、家庭农场、高素质农牧民、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及科技示范户、基层技术指导员开展现场观摩培训等并对所需的培训费用进行补助;二是对印刷绿色高产高效技术资料、制作宣传物品及牌匾、开展档案资料整理、宣传制作等服务进行补助。 

  、进度安排 

  (一)准备阶段(2022年2月—2021年3月)。编制试验示范实施方案,明确工作责任,做好人员和物资筹备,落实试验示范实施经营主体,完成核心基地和示范区选择,开展前期技术培训。 

  (二)实施阶段(2021年4月—2021年10月)。按照实施方案要求组织实施,开展基地建设、试验示范、技术服务、技术培训、现场观摩等相关工作。 

  (三)总结阶段(2021年11月—12月)。按照方案要求,完成数据、资料的汇总、整理,就技术模式集成示范推广、示范基地建设等形成工作总结。 

  、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各方职责建立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责任管理制度,成立由旗农牧局分管种植业副局长为组长,相关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向日葵试验示范实施过程中的部门协调、资金整合、人员调配等工作。同时组织旗农牧技术推广中心专业技术人员成立试验示范技术指导小组,负责具体实施方案制定、示范区建设、试验示范布置、试验数据采集记录、报告撰写以及技术指导和服务等具体工作技术攻关区、评比展示区、示范推广区分别安排专人跟进指导。相关人员合理分工,明确职责,有效保证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二)加强沟通协作,推进工作开展在方案制定、试验示范区选择等重点工作环节加强与市农牧技术推广中心和自治区农牧业技术推广中心粮油作物处相关专家的沟通交流,认真听取意见,确保试验示范区选择科学合理,方案切实可行。在试验示范区建设过程中,要紧紧依靠两家单位的技术力量,充分发挥其理论知识丰富的优势,推动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整体要形成上下联动、步调一致的工作模式,保证各项工作顺利落地,并收到实效。 

  (三)加强工作管理,保证工作质量根据总体实施方案,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明确任务分工和时间进度。建立健全工作档案,将方案、生产记录、培训资料等及时归档立卷,以备查阅。加强工作调度,按时报送工作进展、阶段小结和工作总结。试验示范实施过程中,特别是在生产关键季节、关键环节,要求相关技术人员必须深入试验示范区参与田间管理,并开展技术指导、观察记录以及数据采集等工作,保证试验示范高标准、高质量实施。 

  (四)加强风险管理,做到有备无患在试验示范区建设中,要与农户、合作社等实施主体订立全面的、切实可行的合作协议,明确责任义务,避免矛盾纠纷,保证工作顺利推进。试验示范区建设过程中要严格资金管控,严格资金使用范围,做到转款专用,严禁截留、挪用或超范围使用资金,切实发挥资金效用。 

  (五)加强典型打造,发挥引领作用在试验示范实施过程中,要重点吸引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参与,引导农机农资生产销售企业参与试验示范,发挥新型经营主体规模大,经济基础强,知识更新快,新技术新事物接受能力强的优势,提高示范区产业化经营程度,加快技术成果转化应用,发挥辐射带动能力。 

  (六)加强培训宣传,营造良好氛围试验示范实施关键节点,及时组织召开现场观摩培训,加强对新型经营主体和农牧民的教育培训,加快乡土人才的培养。加强合作与交流,及时总结先进成熟的经验,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机制模式,在生产上进行大面积推广应用。及时总结试验示范实施过程中的好做法、好经验,通过简报、新闻报道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展示,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附件2 

2022年杭锦旗玉米优质高效增粮示范行动技术方案 

  一、建设规模 

  按照《2022年鄂尔多斯市优质高效增粮示范行动实施方案》的要求,根据杭锦旗实际情况,计划多年玉米种植历史和新品种展示试验成果基础的锡尼镇建立集优质品种、高效种植技术为一体的玉米优质高效增粮示范区。示范基地面积为1000亩,辐射带动5万亩。 

  二、目标任务 

  )技术目标。按照“五统四控三提两增”技术模式(五统统一种植品种、统一肥水管理、统一病虫防控、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机械作业;四控控肥、控药、控水、控膜;三提提升化肥、农药、水资源利用效率;两增增产、增效)要求,重点集成示范推广玉米绿色高效生产技术模式,实现标准化生产技术全覆盖。 

  )数量目标。实施以上技术模式,示范区平均单产达到800公斤/亩以上,较农民习惯对照增产100公斤以上,增产幅度超过10%;在玉米苗期穗期花粒期组织开展2-3次观摩培训活动,培训新型经营主体和玉米种植户60-100人次。 

  )质量目标。按照优质高效发展要求,示范区全面严格要求化肥、农药和水资源使用量,化肥、农药和水资源利用率要明显高于周边区域,化肥、农药使用量明显减少,用水得到明显控制,记录具体使用数量和对比减量数据,力争实现示范区节本增效10%以上。 

  、建设内容 

  以示范区为单元推行“三区”建设,建设技术攻关区、评比展示区、示范推广区,将优质高效增粮示范行动打造成为集成果展示示范、技术集成推广、现场观摩培训于一体的引领粮食生产的样板典型。 

  (一)技术攻关区 

  1.优化施肥用量和不同肥料对比试验。针对玉米施肥精准性差的问题,开展玉米优化施肥试验,通过无膜浅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在相同数量基肥、种肥基础上,亩施尿素分别按20kg、30kg、40kg和50kg四个梯度生育期进行施用,通过试验数据得出最佳追肥用量。同时引进价位接近的3-4种新型水溶性肥料生育期进行追施,进行投入和产出比较计划安排试验区面积30亩。 

  2.优化种植模式对比试验。针对推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原则开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玉米一穴双株和普通种植模式改变种植模式作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促进农业提质增效的有力手段、提升耕地地力的有效渠道、增加农民收入的具体途径全力组织推广计划安排模式对比区面积50亩。 

  (二)评比展示区 

  1.优质品种展示。总结多年试验示范的结果和经验,对表现良好的品种和技术进行集中展示。品种方面重点展示富友968、中地9988、科河699、先玉1225、金艾588、德丰717、宇丰88、满世通88、均隆1358、中单122、九圣禾257、先玉1483、晋单73、德科1104、豪威168品种,对品种性状进行验证同时扩大品种的影响力,为大面积推广创造条件。计划安排品种展示区面积100亩。 

  2.重点技术展示。技术方面重点展示无膜浅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以及有机肥代替部分化肥对比试验3项技术,通过大面积的示范展示辐射带动其他农户选用技术,促进本地区玉米产量增加、品质提升。计划安排重点技术展示区面积200亩。 

  (三)示范推广区 

  开展示范推广区建设。重点示范推广无膜浅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有机肥无机肥配施改土增效、无人机化控除草治虫防病以及全程机械化等技术,按照五统一等标准化技术模式,展示技术集成推广的效益和成果通过技术培训、现场观摩等让农民看得见、学得会、做得来,充分发挥示范区“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的引领和展示作用。通过示范推广,引领带动更多农户扩大种植面积、提高种植水平、提升产品质量、增加经济效益,促进玉米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计划安排示范推广区面积620亩。 

  四、项目资金及补助内容 

  2022杭锦旗优质高效增粮示范行动补助共计36万元。补助资金主要用于三个方面 

  (一)物化投入补助。物化投入补贴共22万元。生产基地物化投入锡尼镇沿路行政村范围内,选择辐射带动能力强的集中连片种植户、家庭农场、高素质农牧民、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及部分小农户根据其所需的玉米大豆种子、肥料、农药、水肥一体化设备、精准滴灌设备等新型农资物化投入进行补助,重点对核心生产基地予以倾斜。 

  (二)社会化服务补助。社会化服务补助共4万元重点对技术攻关、评比示范等开展的耕种作业、病虫草害绿色防控统防统治等社会化服务进行补助针对玉米粘虫、大斑病、红蜘蛛、草害、地老虎等常发性病虫草害,采取购买植保专业合作社等社会化服务进行绿色防控和专业化统防统治作业,推进标准化管理和适度规模经营。 

  (三)技术推广服务补助。技术推广服务补助共10万元。一是开展绿色高产高效现场观摩会,在春播及作物生长各关键时期,组织种植大户、家庭农场、高素质农牧民、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及科技示范户、基层技术指导员开展现场观摩培训并对所需培训费用进行补助;二是对印刷绿色高产高效技术资料、制作宣传物品及牌匾、开展档案资料整理、宣传制作等服务进行补助。 

  、进度安排 

  (一)准备阶段(2022年2月—2021年3月)。编制试验示范实施方案,明确工作责任,做好人员和物资筹备,落实试验示范实施经营主体,完成核心基地和示范区选择,开展前期技术培训。 

  (二)实施阶段(2021年4月—2021年10月)。按照实施方案要求组织实施,开展基地建设、试验示范、技术服务、技术培训、现场观摩等相关工作。 

  (三)总结阶段(2021年11月—12月)。按照方案要求,完成数据、资料的汇总、整理,就技术模式集成示范推广、示范基地建设等形成工作总结。 

  、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各方职责建立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责任管理制度,成立由旗农牧局分管种植业副局长为组长,相关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玉米试验示范实施过程中的部门协调、资金整合、人员调配等工作。同时组织旗农牧技术推广中心专业技术人员成立试验示范技术指导小组,负责具体实施方案制定、示范区建设、试验示范布置、试验数据采集记录、报告撰写及技术指导和服务等具体工作。相关人员合理分工,明确职责,有效保证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二)加强沟通协作,推进工作开展在方案制定、试验示范区选择等重点工作环节加强与市农牧技术推广中心和自治区农牧业技术推广中心粮油作物处相关专家的沟通交流,认真听取意见,确保试验示范区选择科学合理,方案切实可行。在试验示范区建设过程中,紧紧依靠两家单位的技术力量,充分发挥其理论知识丰富的优势,推动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整体要形成上下联动、步调一致的工作模式,保证各项工作顺利落地,并收到实效。 

  (三)加强工作管理,保证工作质量根据总体实施方案,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明确任务分工和时间进度。建立健全工作档案,将方案、生产记录、培训资料等及时归档立卷,以备查阅。加强工作调度,按时报送工作进展、阶段小结和工作总结。试验示范实施过程中,特别是在生产关键季节、关键环节,要求相关技术人员必须深入试验示范区参与田间管理,并开展技术指导、观察记录以及数据采集等工作,保证试验示范高标准、高质量实施。 

  (四)加强风险管理,做到有备无患在试验示范区建设中,要与农户、合作社等实施主体订立全面的、切实可行的合作协议,明确责任义务,避免矛盾纠纷,保证工作顺利推进。试验示范区建设过程中要严格资金管控,严格资金使用范围,做到转款专用,严禁截留、挪用或超范围使用资金,切实发挥资金效用。 

  (五)加强典型打造,发挥引领作用在试验示范实施过程中,要重点吸引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参与。引导农机农资生产销售企业参与试验示范,发挥新型经营主体规模大,经济基础强,知识更新快,新技术新事物接受能力强的优势,提高示范区产业化经营程度,加快技术成果转化应用,发挥辐射带动能力。 

  (六)加强培训宣传,营造良好氛围试验示范实施关键节点,及时组织召开现场观摩培训,加强对新型经营主体和农牧民教育培训,加快乡土人才的培养。加强合作与交流,及时总结先进成熟的经验,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机制模式,在生产上进行大面积推广应用。及时总结试验示范实施过程中的好做法、好经验,通过简报、新闻报道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展示,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附件3 

  2022杭锦旗优质高效增粮示范行动 

  领导小组 

  组长:方立妍    旗人民政府副旗长 

  副组长:姚俊    旗农牧局局长 

        刘海全    旗财政局局长 

  成员:赛音吉雅  旗农牧局局长 

     王宇胜    旗农牧技术推广中心主任 

     乌仁塔娜   旗农牧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 

     王小峰    旗农牧局种植业股股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旗农牧局,办公室主任由旗农牧局局长姚俊同志兼任。

 

  附件4 

2022杭锦旗优质高效增粮示范行动技术指导组 

  组长:姚俊   旗农牧局局长 

  副组长:赛音吉雅  旗农牧局副局长 

      王宇胜    旗农牧技术推广中心主任 

  员:乌仁塔娜  旗农牧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         

      梅春光    旗农牧技术推广中心推广研究员  

     郝永强    旗农牧技术推广中心推广研究员 

     刘雄伟    旗农牧技术推广中心农艺师 

     张雪梅    旗农牧技术推广中心高级农艺师 

     王秀玲    旗农牧技术推广中心高级农艺师 

     赵丽    旗农牧技术推广中心高级农艺师 

     高秀珍    旗农牧技术推广中心高级农艺师 

  指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旗农牧技术推广中心,办公室主任由旗农牧技术推广中心主任王宇胜同志兼任。 

主办:杭锦旗人民政府
承办:杭锦旗政务服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