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目录 >  教育局
杭锦旗教育体育局关于杭锦旗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信息素养提升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
发文日期: 2019-04-15
打印
保存
  

  杭锦旗教育体育局

  关于杭锦旗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信息素养提升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中小学幼儿园、二级单位:

  现将《杭锦旗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信息素养提升工程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杭锦旗教育体育

                                 2019415



  杭锦旗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信息素养

  提升工程实施方案

  近年来,我旗不断加大投入用于“三通”(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教育网络出口带宽升级至万兆、学校骨干链路升级至千兆,100%的班级配备86英寸触控一体机,建成杭锦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优质课评选平台和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平台,教育信息化基础环境水平普遍提升,但仍存在教师信息化教学理念落后、信息技术技能薄弱、信息化教学创新能力不足、管理信息化水平较低等问题,严重制约我旗教育教学改革,教师信息素养亟待提升。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教育部印发的《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加强网络学习空间建设与应用的指导意见》、鄂尔多斯市委市政府印发的《鄂尔多斯市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意见》文件要求,全面提升教师信息素养和信息化应用水平,推动杭锦旗教育从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发展,杭锦旗教育体育局决定从2019年5月1日至2021年在全旗组织实施“杭锦旗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信息素养提升工程”(以下简称“提升工程”)。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教育信息化2.0理念为指导,积极推进“互联网+教育”,促进教师主动适应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坚持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核心理念,坚持应用驱动和机制创新的基本方针,将教师信息素养提升作为应用的关键,建立健全教师信息素养可持续发展机制,促进教育教学方式变革,推动杭锦旗教育水平整体快速提升,真正走出一条具有杭锦旗特色的教师信息素养提升的路子。

  二、基本原则

  “提升工程”由旗教体局统筹、各学校校长牵头、整校推进、立足应用为基本原则,建立多元评价机制,引入第三方评价,通过评测中心、监测网络等多种途径,构建教师信息素养监测评价体系。学校评估结果将纳入学校办学水平和校长考评的指标体系,教师评估结果纳入绩效评价、职称评审、评奖评优等考核。

  (一)深化应用、模块化任务

  各中小学、幼儿园、二级单位具有教师资格的在职教师序列人员、学校行政管理干部(以下将参与人员简称“教师”、参与单位简称“单位”)100%参加,“提升工程”内容按照混合研训、融合创新教学、教师网络空间建设与应用、智能教育四个模块任务进行(其中前三模块为必修内容)。教师学习、应用、实践均围绕课堂教学展开,突出利用信息技术转变教与学方式、解决教学重难点问题、开展教育教学应用创新。

  (二)突出问题、个性化学习

  以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真实问题为导向设计三个模块任务的具体内容,每一模块内容设计兼顾共性问题与个性化问题解决,为教师学习与实践提供更多个性化选择。教师根据自身情况个性化选择任务内容,通过自主网络研修与自主实践完成任务,并自主申请证书。

  (三)动态管理、个性化考核

  四个模块任务以不同权重计入总分,按年度对各模块任务达成度进行考核,连续两年考核成绩在合格以上的教师,颁发“杭锦旗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信息素养合格证书”(考核分数在60至84分之间,以下简称“信息素养合格证书”)或“杭锦旗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信息素养优秀证书”(考核分数85分或85以上,以下简称“信息素养优秀证书”),获得“信息素养合格证书”的教师可继续研修实践申请“信息素养优秀证书”。“信息素养合格证书”作为教师绩效考核、职称评聘、评优晋级、骨干教师培养、名优教师申报和校长职务考核聘用等的必备条件,“信息素养优秀证书”作为信息化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参评的必备条件。

  各单位在2019、2020、2021年研训实践考核合格率要分别达到本单位教师总数的50%、80%、100%,鼓励各单位高于目标要求完成任务。全旗在2021年实现全旗100%的教师持证上岗。

  三、基本目标

  通过实施“提升工程”,达到教育部“三全两高一大”目标要求。全面提高教师信息素养和信息化应用水平,形成教师信息素养提升长效机制,培养一批能够指导信息化教学的优秀教研员、能够全面领导学校开展智慧校园建设的优秀校长、能够开展混合式教学的优秀教师、能够提供较高水平信息化服务能力的技术人员,推动中小学、幼儿园从融合应用向创新发展转变,实现教学应用覆盖全体教师、学习应用覆盖全体适龄学生、智慧校园建设覆盖全体学校,形成具有杭锦旗特色的“互联网+教育”发展模式,探索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人工智能、虚拟仿真等技术支持的教学、学习、管理、评价新模式。

  四、实施过程

  “提升工程”分四个阶段:基础准备、研修实践、活动推进、总结推广四个阶段,具体如下:

  表1 提升工程实施过程

  阶段

  主要内容

  说明

  基础准备

  基础环境水平提升

  深入学校解决网络、多媒体设备管理与维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多级联动的设备管理机制

  教师信息素养前期测评

  了解教师信息素养水平、应用存在的困难和提升需求

  制订相关要求及标准

  制定第二阶段具体的研修、实践、考核相关要求与标准

  研修实践

  混合研训

  在指定平台自主学习慕课,开展线下集中、线上实时、送教到校等多种形式的培训、教研活动,鼓励学校自主开展闪训活动

  融合创新教学

  在平台上传利用交互式设备、计算机教室、学科应用、网络学习空间支持的融合创新课堂教学实录,进行教学案例、课堂分析等教学研讨

  教师网络空间建设

  利用网络学习空间、教师工作坊、研修社区等资源,进行线上线下相结合,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学情分析、教学设计、学法指导和作业评价等活动,打造融合创新课堂

  智能教育

  鼓励学校努力创造条件,积极探索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人工智能、虚拟仿真等技术应用,建设智慧校园,探索跨学科教学、智能化教育等教育教学新模式,提升师生信息素养

  活动推进

  成立教育信息化讲师团

  选拔优秀教师、教研员组成讲师团,深入学校进行教育技术培训,帮助学校提高管理信息化水平,帮助教师优化课堂教学,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组织开展各类教育教学评比活动

  开展优课、微课、教师专业发展网络空间建设评比等活动,组织信息化教学基本功和教学能手等比赛,评选优秀应用案例,征集优秀教学资源

  总结推广

  教师信息素养后期测评

  了解教师信息素养水平提升情况,制定下一步提升计划

  成立名师工作室

  将第三阶段产生的优秀教师组成多种小组,通过混合培训、主题研讨、专题研究等方式孵化应用建设与推广经验,带动更多教师快速发展

  经验总结

  形成区域教师信息素养提升模式、教师专业发展网络空间建设模式

  案例推广

  推广区域经验及优秀学校、优秀教师案例

  五、研训实践内容与考核方法

  研训实践分为混合研训、融合创新教学、教师网络空间建设与应用、教育智能化四个模块任务,具体如下:

  (一)混合研训模块任务

  1.能力要求

  教师能根据自身专业发展需要选择在线课程,报名学习并按时完成课程任务,最终取得课程证书;乐于发现新技术,勤于学习新技术,勇于应用新技术,善于分享新技术。

  2.研训内容

  (1)网络自主研修

  ①教师在中国大学慕课网中学习“教育教学”类课程,网址为https://www.icourse163.org。(课程列表及部分课程开课时间另行通知)

  ②为方便教师完成融合创新教学、教师网络空间建设与应用两个实践模块任务,在杭锦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上开设了“信息化教学研修工作坊”,共享信息化教学前沿理论、交互电子白板应用、信息技术技能、移动学习、平台使用等方面的讲座视频、书籍、课件和文章,以及智慧课堂、翻转课堂、融合创新课堂、微课等获奖案例,本部分学习内容不纳入考核中,仅作为教师自主学习、参考的资源。

  (2)线下培训

  旗教育体育局将针对教师需求不定期组织外出培训,以及邀请专家到本地开展集中、入校、进课堂、研讨等多种形式培训。各学校要充分激发教师积极性,利用集体会议、集中学习、集体教研、小组讨论等活动的空隙时间开展5-20分钟的闪训活动,让教师通过相互分享实用的极简技术快速提升信息技术技能。

  3.考核方法

  至2021年,每位教师至少取得四门教育教学慕课的学习证书,每学年至少取得一门慕课证书,其中管理者(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必修一门课程为《信息化领导力》,学科教师必修两门课程为《微课设计与制作》《美化你的教学PPT》,信息技术教师必修一门程序设计语言方面的课程,达到以上要求计70分,否则不得分;按时完成线下培训计30分。

  本模块任务满分为100分,60分为合格,按30%权重计入总分。

  (二)融合创新教学模块任务

  1.能力要求

  教师能理解信息化教学内涵,熟练运用信息化教学环境中的各种设备和软件,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信息化教学,以及教研等活动,有效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2.融合创新课堂教学要求

  可以是交互式电子白板(含触控一体机)支持的课堂教学;可以是移动终端支持的智慧课堂教学;可以是计算机教室环境下的课堂教学;可以是基于网络教学平台开展的远程互动教学;可以是网络学习空间支持下的在线教学;可以是翻转课堂等混合式教学。

  3.考核方法

  至2021年,每学年至少在“杭锦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上传一节融合创新课堂实录及配套的教学设计、课件等资源,总数不少于三节。评审专家根据评分标准对教师融合创新课堂实录及资源进行量化打分。(评分标准另行通知)

  本模块任务满分为100分,60分为合格,按40%权重计入总分。

  (三)教师网络空间建设模块任务

  1.能力要求

  教师能充分利用教师专业发展网络空间收集与共享教学资源、记录与共享个人成长过程、开展混合式教学教研活动,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学情分析、教学设计、学法指导和作业评价等,组织学生开展混合式学习及管理活动。

  2.空间建设与应用内容

  (1)收集与共享教学资源,内容包括:课堂实录、微课、教学设计、课件、图片、动画、文档、软件等。

  (2)记录与共享个人成长过程,内容包括:教学反思、教学感悟、教学论文、课题研究成果、学习记录等。

  (3)开展混合式教学活动:开展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利用空间支持教学。

  (4)组织学生开展混合式学习活动:积极让学生利用空间开展学习,记录成长过程。

  (5)开展教研、管理活动:积极利用空间开展主题教研、教务管理等活动。

  (6)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学情分析、教学设计、学法指导和作业评价等活动。

  3.考核方法

  教师在“杭锦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中注册账号,完善个人信息,根据“空间建设指导框架”完成模块创建,并不断增加或更新内容。至2021年,评审专家每年根据个人教师专业发展网络空间内容的建设情况、更新频率,以及利用工作坊、社区开展的合作学习、研修、教学、指导等工作的开展情况给出相应的得分。(空间建设指导框架、评分标准另行通知)

  本模块任务满分为100分,60分为合格,按30%权重计入总分。

  (四)智能教育模块任务

  1.能力要求

  深刻理解“互联网+教育”,积极探索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人工智能、虚拟仿真等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主动适用新技术变革,开拓思维,勇于实践,通过不断地学习与实践,不断促进教育教学结构和形态变革与转型,形成新的教育理念与模式。

  2.智能教育内容

  (1)“互联网+”思维,新技术基本内涵及在教育中的应用。

  (2)未来学校形态,智能教育的理念与模式。

  (3)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教学行为管理,包括个性化学习:如自适应练习,分级阅读等细分应用;虚拟学习助手:如拍照搜题和对话机器人等;智能化:帮助学校更好地解决教学效率问题;专家系统:如高考的升学规划还有职业规划等复杂决策的系统。

  (4)自然人机界面技术,包括VR/AR/MR、数据可视化、机器人、3D打印等。

  (5)神经科学、大数据支持的教育教学过程记录与分析,如记录与分析学习过程的语音、图像、运动、肌肉电等。

  (6)跨学科教学教育理念、智能教室等创新环境建设。

  3.考核方法

  分享智能教育学习、探索和实践的论文、心得体会、反思、案例、经验总结到“教师专业发展空间”,供评审论证,组织专家对成果进行评审。

  本模块为选修与加分内容,是“提升工程”的延续和升级,满分为100分,按20%权重计入总分。

  六、保障机制

  (一)制度保障

  杭锦旗教育体育局建立“提升工程”考核制度,完善教师培训学习、教学方式改变、信息技术应用绩效评价体系,并根据信息化环境水平和师生信息素养水平发展,不断完善修订“提升工程”各项内容,通过“教师发展平台”对各学校实施工作情况进行动态监测,定期通报监测结果,并将监测结果作为各单位年终督导评估的一项重要内容。

  各单位要成立单位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明确法人是本单位教育信息化第一责任人,具体负责校内“提升工程”的组织实施,要完善制度、健全机制、整合资源、创造条件,制定切实可行的“提升工程”实施方案,明确时间节点、具体任务和责任人,创新活动形式,把“提升工程”中教师的参与情况、完成任务情况和考试合格情况纳入教师教育工作绩效考核,促进教师按时完成研训、实践和考核任务,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主动应用信息技术提升教学水平。

  (二)经费保障

  旗教育局向旗财政申请,每年按6元/学时/人的标准,即每人480元(80学时)安排教师培训经费,并列入财政预算。坚持教师“提升工程”专款专用的原则,建立规范的经费管理制度,做好经费的使用管理工作。

  (三)组织保障

  为保证全旗教师“提升工程”的顺利开展并达到预期效果,成立“杭锦旗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信息素养提升工程领导小组”具体如下:

   长:苏忠义  旗教育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

  副组长:李俊文  旗教育体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杨占雄  旗教育体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员:高   旗信息技术培训中心主任

  张文斌  旗教育教学研究室主任

  白玉栓  旗教育体育局计财股股长

  石雄宇  旗教育体育局人事股股教育股长

  杨  勇  旗教育局督导室主任

   慧  旗教育体育局办公室主任

  陈招生  旗信息技术培训中心副主任

  闫丽花  旗教育体育局基础教育股工作人员

  各中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高祥兼任,主要负责:开展项目评审、检查监督、质量考评;组织参训教师登录平台注册,监测、汇总、分析培训学习有关信息,协助旗教育体育局做好证书管理与发放;组织好相关推进活动;开展优秀应用成果评选以及对各学校“提升工程”进行绩效评估等工作。

主办:杭锦旗人民政府
承办:杭锦旗政务服务局